时间: 2025-05-05 13:2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9:39
金谷
何荆玉 〔明代〕
谁将消息问虚盈,金谷荒凉感慨生。
锦绣已收悬处色,珊瑚犹想碎来声。
楼成沧海无园战,人学飞花堕地轻。
自是不关奴辈妒,从来殊质解倾城。
谁来询问那虚无缥缈的消息,金谷已是荒凉,令人感慨万千。
华丽的锦绣已然收起,悬挂的色彩依旧令人心痛,
珊瑚仍在想念那破碎的声响。
楼阁已成沧海,园中已无争斗,人们仿佛学着飞花,轻轻飘落在地。
这与那些奴仆的嫉妒无关,本来就有着不同的质地,才能倾城倾国。
作者介绍:何荆玉,明代诗人,生于明朝中期,以其清丽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相互交织,诗人以金谷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失去繁华的惋惜和对现状的深思。
《金谷》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金谷的荒凉景象,反映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首句“谁将消息问虚盈”,诗人以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暗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迷茫。接着,诗人通过“锦绣已收悬处色”描绘了美好的事物已然逝去,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第三句“楼成沧海无园战”则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失落,楼阁与沧海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的最后两句揭示了嫉妒与美丽的关系,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人性中对美的向往与嫉妒的矛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美好事物的逝去与对现实的无奈,强调了内在品质对美的真正价值,传达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谷》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何荆玉
C) 杜甫
D) 白居易
“锦绣已收悬处色”中的“锦绣”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美好事物
C) 自然
D) 战争
诗中提到的“奴辈”指的是?
A) 高贵的人
B) 低贱的人
C) 学者
D) 英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