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5:30
《闺怨 其二》
作者: 何荆玉 〔明代〕
花才吐蕊偏宜露,
柳正抽芽不任风。
未到春光成烂漫,
已先羞绿更憎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情景:花朵刚刚露出花蕊,正适合沐浴在露水中;柳树刚刚抽出嫩芽,正经受着春风的吹拂。尽管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万物尚未繁盛,但我却对绿意感到羞愧,更加厌恶红色的花朵。
何荆玉,明代女诗人,生于江南,因其才情出众,作品多以女性视角展现生活与情感,风格细腻、清新。
《闺怨》系列诗词主要表达的是女性在闺中对外界春景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
《闺怨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初至时的自然景象,同时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怨愤。开篇的“花才吐蕊偏宜露”与“柳正抽芽不任风”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花朵和柳树的嫩芽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情感转向了内心的愁苦,春天的美丽与她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春天的景色已初露端倪,但诗人却感到“未到春光成烂漫”,此时的心情却是对美好景象的羞愧和厌恶,尤其是“已先羞绿更憎红”的情感表露了她对红花的强烈反感,这显然是对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绝望的结合。
整首诗在意境中渗透出浓厚的闺怨情绪,诗人虽身处春光之中,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外界的无奈与渴望,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传达了女性在春天来临之际,内心的孤独和怨愤,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怨愤
C. 兴奋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柳正抽芽”意味着什么?
A. 秋天来临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对于“羞绿更憎红”,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热爱
B. 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春望》 杜甫
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歌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世的关怀,与何荆玉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但视角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