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7:55
作者:胡融(宋代)
右军本清真,名题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凭崖望南极。
不读人閒书,诛茅近东壁。
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
草圣天仙求,竹扇山猨觅。
不有铁石心,敢迩虎豹迹。
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
时有太一星,拥杖照几席。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清雅的书堂环境,诗人以王羲之自喻,称自己不受世俗书籍的干扰,追求高洁的生活。清晨,阳光照耀着赤城的霞光,站在崖边眺望南极。诗人不读世俗的闲书,愿意在东壁上栽种茅草。松窗外的清风拂过青色的云雾,石架上横卧着大自然的色彩。草圣王逸少和天仙般的竹扇山猨都在追寻理想。不若铁石心肠,如何敢接近虎豹的踪迹。高歌声震撼林木,直上云霄。偶尔有太一星出现,像一位神明,照亮了书桌上的几本书籍。
作者介绍
胡融,字子华,宋代诗人,以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之时,反映出他对清新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书堂》是一首具有浓厚道家思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超脱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书房环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的开头以王羲之自喻,表明自己在书法和生活上的追求,强调清真之道。接着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色,展现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不受世俗书籍的干扰,追求一种更为高洁的精神生活。通过“松窗拂青霭,石架横野色”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然之美与书房环境的完美结合,增强了诗作的意境。此外,诗中提到的“草圣”和“竹扇山猨”,象征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进一步证明诗人追求超脱的决心。
最后,诗人以“高歌振林木,上与霄汉迫”收尾,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展现出一种清雅、高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右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王羲之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草圣”是指谁?
A. 王维
B. 王羲之
C. 孟郊
D. 白居易
“不读人閒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世俗的热爱
B. 对世俗的淡漠
C. 对书法的追求
D.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