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32
幕南庭
作者: 何荆玉 〔明代〕
六郡良家卷地来,
匈奴行殿尽成灰。
虽还汉女和亲驾,
弗见朝郎助费财。
是日将军犹出塞,
何年天子再登台。
凭君莫羡空庭绩,
愿闭关门永不开。
六个郡的良家子弟纷纷而来,
匈奴的行宫早已化为灰烬。
虽然汉朝仍有女子与匈奴和亲,
但却看不到朝廷的官员来帮助出资。
今天将军依然在边塞出征,
不知道何年天子能够重返朝堂。
请你不要羡慕空庭中的丰收,
我只希望能够永远闭关自守。
作者介绍:何荆玉,明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和内部动荡之际,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士人的无奈。
《幕南庭》是何荆玉以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明的现实主义情怀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局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开篇的“六郡良家卷地来”揭示了士人集结的场景,暗示了国家动荡和战乱的背景;“匈奴行殿尽成灰”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接下来的句子“虽还汉女和亲驾,弗见朝郎助费财”揭示了国家在与匈奴的关系中所采取的和亲政策,但又表现出对朝廷官员漠不关心的失望,反映出诗人对士人和朝廷的深刻批判。最后两句“凭君莫羡空庭绩,愿闭关门永不开”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表现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不愿再参与纷扰的政治斗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民族存亡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士人责任的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匈奴”是指哪个民族?
何荆玉在诗中对朝廷官员持何种态度?
“愿闭关门永不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何荆玉的《幕南庭》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反映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李白更注重个人的豪情与享乐,而何荆玉则着重于对国家的忧虑与士人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