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舂陵闻雁》

时间: 2025-08-07 10:01:53

诗句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10:01:53

原文展示:

萧萧疏叶下长亭,云淡秋空一雁经。 惟有北人偏怅望,孤城独上倚楼听。

白话文翻译:

秋风中,稀疏的落叶飘落在长亭边,天空中云淡风轻,一只孤雁飞过。 只有北方的人特别感到惆怅和远望,孤独地登上城楼,倚着栏杆聆听。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
  • 疏叶:稀疏的树叶。
  • 长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来象征离别之地。
  • 云淡秋空:形容秋天天空云彩稀薄,气氛宁静。
  • 一雁经:一只雁飞过,象征孤独或离别。
  • 北人:指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特定的北方人。
  • 偏怅望:特别感到惆怅和远望。
  • 孤城:孤独的城池,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独上:独自登上。
  • 倚楼听:倚着楼上的栏杆聆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此诗可能作于寇准被贬或离乡背井之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孤独处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寇准身处异乡,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孤独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萧瑟景象为背景,通过“萧萧疏叶”、“云淡秋空”和“一雁经”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中的“北人偏怅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最后两句“孤城独上倚楼听”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期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萧萧疏叶下长亭”,通过“萧萧”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营造出秋天的萧瑟感;“疏叶”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凋零。
  • 第二句“云淡秋空一雁经”,以“云淡秋空”形容秋天的宁静,而“一雁经”则象征孤独和离别。
  • 第三句“惟有北人偏怅望”,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 第四句“孤城独上倚楼听”,通过“孤城”和“独上”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而“倚楼听”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一雁经”比喻孤独和离别。
  • 拟人:“萧萧疏叶”和“云淡秋空”都带有拟人的色彩,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通过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自己的孤独感受,诗人抒发了深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萧萧疏叶:象征秋天的凋零和孤独。
  • 云淡秋空:象征秋天的宁静和遥远。
  • 一雁经:象征孤独和离别。
  • 孤城:象征孤独和隔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一雁经”象征什么? A. 孤独 B. 离别 C. 自由 D. 希望
  2. 诗中的“北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北方的人 C. 朋友 D. 家人
  3. 诗中的“孤城独上倚楼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希望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寇准的《舂陵闻雁》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寇准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寇准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凉 贺新凉 湘潭夜泊 贺新凉 用辛稼轩韵代别 贺新凉 题红楼梦传奇 贺新凉 贺新凉(赠送行诸客) 贺新凉(寿吴枧郡) 贺新凉·竹根滩即景 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 贺新凉·忽然有慨,遂付弦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包含筇的词语有哪些 疾风横雨 廾字旁的字 敬老怜贫 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朝兢夕惕 梧鼠之技 鼠字旁的字 咸和 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此中三昧 重床叠架 编钟 方字旁的字 香线 尖酸克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