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6:42
路入羊肠里,师行鼠穴中。山田如越俗,板屋类秦风。形势无加损,污隆有异同。百年开寿域,兴国太平功。
这首诗描述了道路蜿蜒狭窄,宛如羊肠小道,行者在鼠穴般的地方走动。山间的田地似乎像是外地的风俗,简陋的木屋则像是古代秦国的建筑。地势的变化没有什么增减,环境的污浊与繁荣也各有不同。经过百年的开拓,才得以建立这个安定的国家,带来了太平的功绩。
诗中提到的“秦风”可以追溯到《诗经》,秦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风俗与文化在诗中常被用作对比。而“百年开寿域”则强调了国家的建设需要时间与积累,反映了历史的沉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感慨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开头以“路入羊肠里”设置了一个狭隘的空间,暗示行走的艰难与不易,接着通过“师行鼠穴中”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艰难的感觉,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旅途体验。中间部分提到“山田如越俗”,通过对比,反映出地方文化的差异,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外来风俗的观察。最后两句则总结了百年建国的艰辛和努力,表达了对安定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时代的敏锐感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羊肠”、“鼠穴”),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艰难旅途的描绘,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未来国家繁荣的美好愿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晋阳道中》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晋阳道中》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积淀,而《登鹳雀楼》则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个人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