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27
物象远濛濛,周回极望中。
带烟千井树,和磬一楼风。
月色寒沈地,波声夜飏空。
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
这首诗描绘了远处的景象迷蒙而模糊,四周的景色在视野的尽头交融在一起。烟雾缭绕中千家万户的树木隐约可见,楼上的风中夹杂着钟声。月光洒在地面上,寒冷而沉寂,波浪声在夜空中回荡。登上高楼,心中充满无尽的乐趣,但遗憾的是不能和你一起分享这一切。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登楼”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高瞻远瞩、心怀壮志的情怀。
子兰,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善于描写自然景象及人际关系,表达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登高望远的时刻创作,诗人因身处高楼而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心中产生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登楼忆友》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周围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既孤独又渴望分享的情感。开篇以“物象远濛濛”引入,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境中。接着,诗人描绘了“带烟千井树”的景象,生动展现了远方的村庄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透出一股宁静的氛围。
转而提及“和磬一楼风”,通过钟声和楼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境。接下来的“月色寒沈地,波声夜飏空”,则将夜晚的静谧与月光的冷清交织,表现出一种静谧但又略显孤独的情绪。最后一句“登临无限趣,恨不与君同”呼应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遗憾,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物象远濛濛”所描述的是什么?
A. 近处的景象
B. 远处的景象
C. 繁华的城市
“月色寒沈地”中“寒沈”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感觉
B. 冷清而沉静的气氛
C. 明亮而热闹的环境
诗人最想和谁一起分享美好时光?
A. 朋友
B. 家人
C. 自己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的情景,但更多的是表现对壮丽山河的赞美,而《登楼忆友》则侧重于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