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39
惶恐滩
作者: 鲍珍 〔清代〕
江雾失山晓,
乾坤一混茫。
高滩荻苗冷,
微雨豆花凉。
牛马渺难辨,
鱼龙深自藏。
不须说惶恐,
前度已神伤。
江面上雾气弥漫,山色在黎明时分消失了,
天地一片混沌茫然。
高滩上的芦苇苗在寒冷中摇曳,
细雨中豆花也显得凉意袭人。
牛马的影子模糊不清,
鱼龙在深水中隐匿无踪。
不必再谈惶恐,
往日的景象已经让我心痛不已。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表达的惶恐与不安可以与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相联系。诗人在描绘自然环境的同时,反映了自身内心的惶恐和对生活的感知。
作者介绍:鲍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细腻,风格清新。鲍珍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敏感感知。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相对动荡,诗人虽生活在自然中,却常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未来的迷惘与不安。
《惶恐滩》展现了一个朦胧而又充满惶恐的自然场景,诗人在清晨的江面上感受到的是一种迷茫的氛围。开头的“江雾失山晓”描绘了晨雾笼罩下的江景,山影消失,象征着不确定的未来。接着用“乾坤一混茫”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混沌感,天地之间似乎失去了分界,整个世界都在雾中迷失。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冷清。“高滩荻苗冷,微雨豆花凉”,在这寒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冷,也映射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惶恐。此时的牛马难以辨认,鱼龙深藏,更加突显出诗人对生命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惶恐。
最后两句“不须说惶恐,前度已神伤”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不愿再言惶恐,似乎是因为过去的种种伤痛已让他心力交瘁。这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表现出深刻的哲思,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反映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痛苦。诗人的情感基调在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雾失山晓”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高滩荻苗冷”中“冷”字的含义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