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16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
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
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作者提到心思放空,人与鸥鸟都忘却了彼此。逍遥自在是最好的享受,偶然的相遇又有什么妨碍呢?静静地看着水面与天空的广阔,闲暇中懂得春日的漫长。无论是浮沉还是沉浮,心中没有一丝负担,谁还会去关心行踪呢?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逍遥”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与道家思想相关,强调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古人常以水与天空象征心灵的自由与广阔。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心情。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东湖之畔,诗人游玩时所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在宋代,文人常以山水作为寄情的对象,体现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是一首体现诗人闲适心境的佳作。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东湖游玩时的心灵感受。首句“意息机乃息”,开篇便传达出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令人感到宁静与安详。这种状态的形成与周围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随后,诗人提到“人忘鸥亦忘”,不仅仅是人与鸥鸟的相忘,更是人与自然的融洽。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描绘出开阔的水天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春日的感知。“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在这句话中,水与天的广阔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开阔,春日的延绵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尽可能。最后两句“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与豁达。诗人不再关心生活的得失,而是享受当下的自在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超脱,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意息机乃息”中的“意”指什么?
A. 意念
B. 意外
C. 意境
诗中“逍遥方自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快乐
C. 无聊
“浮沈无一累”,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享受当下
C.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黄裳的《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黄裳更强调个人的洒脱与超然,而王维则在描绘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