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巫山高》

时间: 2025-05-07 09:00:17

诗句

攒峰十二青丛丛,层台曲房雕绮栊。

行云逗雨春迷濛,软风吹梦春无踪。

兰香滴露啼幽翠,江波粼粼月光碎。

老蛟踏波呼木魅,青鸾何处迎飞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0:17

原文展示:

巫山高
作者: 陆德蕴 〔明代〕

攒峰十二青丛丛,
层台曲房雕绮栊。
行云逗雨春迷濛,
软风吹梦春无踪。
兰香滴露啼幽翠,
江波粼粼月光碎。
老蛟踏波呼木魅,
青鸾何处迎飞佩。

白话文翻译:

巫山的高峰像十二个青色的丛林,
层台曲房上雕刻着华丽的窗棂。
行云逗留在雨中,春天朦朦胧胧,
柔风吹拂着梦,春天的踪影无处寻觅。
兰花的香气在露水中滴落,啼鸣着幽静的翠绿,
江水波光粼粼,月光在水面上破碎。
老蛟踏波呼唤着木魅,
青鸾不知何处迎接飞佩。

注释:

  • 攒峰:聚集的山峰。
  • 青丛丛:一片片青色的山林。
  • 层台曲房:多层建筑,曲折的房屋。
  • 雕绮栊:雕刻精美的窗棂。
  • 行云逗雨:云在空中游荡,雨水时而出现。
  • 软风:轻柔的风。
  • 兰香:兰花的香气。
  • 滴露:露水滴落。
  • 啼幽翠:在幽静的环境中发出的啼鸣声。
  • 江波粼粼:江水波光闪烁。
  • 老蛟:传说中的龙或水怪。
  • 木魅:传说中的妖精。
  • 青鸾:传说中的瑞鸟,象征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德蕴,明代诗人,字元龙,号石斋,生于福建,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巫山高》创作于明代,正值士人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诗中,巫山的高耸与春天的轻柔形成鲜明对比,描绘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巫山高》通过描绘巫山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的首联“攒峰十二青丛丛”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巫山的壮丽景观,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美。接着“层台曲房雕绮栊”,则是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人文的建筑,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场景,显示出诗人对人居环境的思考。

中间几句“行云逗雨春迷濛”到“软风吹梦春无踪”,诗人通过云雨、春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春日氛围,表现了春天的柔软与梦幻。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若有似无的美好,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轻盈与过往的点滴。

后半部分“兰香滴露啼幽翠”至“青鸾何处迎飞佩”,则将自然的意象与传说中的生物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这些意象不仅美丽,更引发读者对人生、对灵魂归宿的思考。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外在的自然美,又有内心的情感共鸣,令人沉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攒峰十二青丛丛:描绘巫山高耸,青翠的山峰聚集。
  2. 层台曲房雕绮栊:展现了山中人文建筑的美,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3. 行云逗雨春迷濛:云在空中游荡,雨水有时出现,春天的朦胧意境。
  4. 软风吹梦春无踪:春天的轻柔风吹拂着梦,春天的踪影似乎难以捉摸。
  5. 兰香滴露啼幽翠:兰花的香气与露水交织,形成幽静的自然音韵。
  6. 江波粼粼月光碎:江水波光闪烁,月光在水面上破碎,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景象。
  7. 老蛟踏波呼木魅:传说中的生物在水中出没,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8. 青鸾何处迎飞佩:青鸾作为瑞鸟,呼唤着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表达内心情感。
  • 拟人:云、风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人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既有对外部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象征高耸、神秘的自然景观。
  • 兰香:象征纯净与幽静的美好。
  • 青鸾:象征美好与吉祥。
  • 江波:象征流动的时间与生活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自然景观是什么?

    • A. 湖泊
    • B. 山峰
    • C. 森林
  2. “兰香滴露”中的“滴露”主要指什么?

    • A. 雨水
    • B. 露水
    • C. 泪水
  3.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了什么?

    • A. 祥和
    • B. 美好
    • C. 未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陆德蕴的《巫山高》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陆德蕴侧重于柔和的意境,而李白则表现了奔放的气势。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陆德蕴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欧阳辩监澶州酒 次韵蒋颖叔 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西江月 宝云真觉院赏瑞香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 教战守策 蝎虎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黄泥坂词 和陶饮酒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鸱鸦嗜鼠 包含浙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馈的词语有哪些 天下无双 塞马 肉字旁的字 超群绝伦 龠字旁的字 邀遇 了无城府 鼻字旁的字 黄开头的成语 取暖 渊淑 邀名 目空一切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