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17
清平乐·上元灯词
作者:郭则沄
铜街夜迥。踏遍金凫影。
摇梦红莲风不定。一枕春酲吹醒。
白头还对鳌山。人间换尽雕阑。
片片粉蛾飞断,十三楼上新寒。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夜的情景:在夜色中,铜街显得格外空旷,走在街上,仿佛踏遍了金色的鸭子影子。梦中摇曳的红莲灯笼被不定的风吹动,令人沉醉;在一张床上,春酒的醉意使我沉沉入睡,醒来时又回到了白头之际,依旧与鳌山对望。人间的景象已经换过许多次,雕刻的栏杆也已不复存在,只有片片粉色的蛾子在空中飞舞,映衬着十三楼的寒意。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诗人,生于1640年,卒于1711年。其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与情感,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宵节之际,节日的灯火辉煌与人们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清平乐·上元灯词》以元宵节的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富有诗意的场景。开篇“铜街夜迥”,显现出一种孤寂的氛围,夜色笼罩着街道,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接下来的“踏遍金凫影”,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带出节日的热闹与生机。诗中“摇梦红莲风不定”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融,醉意朦胧中,仿佛在灯光下感受到梦的飘渺。
而后“白头还对鳌山”,则让诗人回望过去,感叹岁月如梭,人生的无常。通过“人间换尽雕阑”,传递出对繁华已逝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以“片片粉蛾飞断,十三楼上新寒”结束,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暗示着时间带来的寒冷与孤独。
整首词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与诗人内心的感伤,体现了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铜街夜迥”描述的是怎样的环境?
“摇梦红莲风不定”中“红莲”代表什么?
诗中的“片片粉蛾飞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