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8:17
酹江月(瓜洲会赵南仲端明)
作者:吴潜
红尘飞骑,报元戎小队,踏青南陌。
雪浪堆边呼晓渡,吴楚半江分坼。
岁月惊心,风埃眯目,相对头俱白。
杨花撩乱,可怜如此春色。
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
重唱江南肠断句,为我满倾云液。
画鼓舟移,金鞍人远,一饷烟波隔。
斜阳冉冉,依然无限惨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春日景象,诗人在红尘中穿行,看到飞骑的队伍,仿佛在为元戎传递消息,踏青在南方的田陌。雪浪堆积的地方,晨曦中呼喊渡过,吴楚的江面分成两半,岁月的流逝令人惊心,风沙迷了眼,与友人相对,头发都已白了。杨花在空中飞舞,春色如此可怜动人。谁说燕子和莺歌多情,依旧能够认得往年的客人。重唱那江南的伤心之句,求你为我满满地倾倒云液。画鼓的船只在移动,骑着金鞍的朋友渐行渐远,烟波隔了很久。斜阳缓缓落下,依然带着无尽的凄凉。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端明,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乡村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与赵南仲同游于瓜洲,因而作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春日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友人相聚之时,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酹江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事的无常。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红尘中的飞骑,代表着繁忙的世俗生活,诗人从中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感伤。春色的可怜,寓意着美好却短暂的时光,正如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诗中的“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时光荏苒,依旧能认得昔日的情感。最后的“斜阳冉冉,依然无限惨恻”,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令人不禁感到一阵沉重。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诗歌更具深度与情感。
逐句解析
红尘飞骑,报元戎小队,踏青南陌。
诗人描绘出春游的情景,暗示生活的忙碌与奔波。
雪浪堆边呼晓渡,吴楚半江分坼。
想象中雪浪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宽广的江面。
岁月惊心,风埃眯目,相对头俱白。
反映岁月的流逝带来的感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杨花撩乱,可怜如此春色。
杨花在春风中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短暂。
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
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尽管时光流逝,情感依旧。
重唱江南肠断句,为我满倾云液。
请求朋友再唱那伤感的句子,象征着对往事的怀念。
画鼓舟移,金鞍人远,一饷烟波隔。
朋友渐行渐远,产生了距离感。
斜阳冉冉,依然无限惨恻。
夕阳西下,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悲伤。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友谊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红尘”在诗中指什么?
A. 大自然
B. 世俗生活
C. 春天的景色
诗中提到的“吴楚”是指哪个地方?
A. 北方
B. 长江流域
C. 西南
诗中“斜阳冉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与无奈
C.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酹江月》和《春江花月夜》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融入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