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0:46
草阁临无地,柴扉永不关。
鱼龙回夜水,星月动秋山。
久露清初湿,高云薄未还。
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
草阁坐落在无边的空地上,柴门始终不关。夜晚,水中鱼龙游动,星星和月亮映照着秋天的山峦。长久的露水使得清晨湿润,高空的云朵轻薄而未曾归来。乘舟游荡让我感到羞愧,漂泊的生活损害了我的青春容颜。
“鱼龙回夜水”中的“鱼龙”可以理解为水中的生物,古代常用以描绘水的灵动和变化。“星月动秋山”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而“泛舟惭小妇”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尤其是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的情感。
《草阁》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战乱中漂泊,生活窘迫,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奈。此时,他通过草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草阁》是一首反映杜甫内心孤独与无奈的诗。诗的开头以“草阁临无地”引入,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孤寂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身处荒凉之地的心境。接着对夜晚水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和美丽,但与诗人自身的境遇形成强烈对比。诗中“久露清初湿”意象,给人一种清晨的宁静与湿润,而“高云薄未还”则透露出诗人对归属的渴望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最后两句“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自惭与青春逝去的惋惜,情感真挚,发人深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在动荡岁月中对归属感和青春的渴望,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惋惜,抒发了孤独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草阁》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答案:B
诗中提到“高云薄未还”是指什么?
A. 高空的云层轻薄,暗示时光流逝
B. 云层浓厚,表示天气变化
C. 云层低垂,表示忧愁
答案:A
“泛舟惭小妇,飘泊损红颜”所表达的情感是?
A. 自豪
B. 羞愧与无奈
C. 快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