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47
减字木兰花
作者: 张抡 〔宋代〕
天机深远。
不遇真仙争得见。
欲下工夫。
须是先寻偃月炉。
抽添运用。
火候不明妄动。
毫发才差。
只恐灵根芽。
这首词表达了对深奥机理的思考,想要领悟真理却难以遇见真正的高人。若想要有所成就,首先要寻找合适的法门(偃月炉),在运用时要谨慎,火候不到就不应妄动,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到根本的灵性与生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偃月炉”源于道教炼丹文化,象征着修行和寻求真理的地方,体现了古人对炼丹和追求长生的向往。此处的“真仙”则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具有高深智慧和能力的贤者。
作者介绍: 张抡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哲理性和抒情性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深刻的思维与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张抡对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之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修养和个人成长的重视,也表现了对高人和真理的渴望。
《减字木兰花》以深邃的哲理探索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执着向往。开篇的“天机深远”引入了宇宙的奥妙,表明了人类在探索真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与复杂。接下来的“不遇真仙争得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追求的艰辛,显示出张抡在寻求智慧与启迪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孤独。
词中提到的“偃月炉”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暗示了个人修行和内心探索的必要性。它不仅是炼丹的工具,也是通向真理的途径。接下来的“抽添运用”则提醒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要小心谨慎,火候未到就不应轻举妄动,这种自我约束与对时机的把握体现了作者的深思熟虑。
最后的“毫发才差,只恐灵根芽”则表达了对成果的珍视和对失败的担忧,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对潜力的严重影响。这种对细节的重视与对真理的渴望,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也引发读者对自身修行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修行与探索的探讨,表达了对真理的渴望与追求,反映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细节与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对潜力与灵性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天机深远”中的“天机”指什么?
a) 宇宙的奥秘
b) 人的智慧
c) 时间的流逝
“偃月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修行与真理
c) 社会地位
诗中提到“火候不明妄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不要随便行动
b) 要大胆尝试
c) 火候是最重要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