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6:16
《清冷池怀古(余别有序刻石)》
作者:李德裕 〔唐代〕
区囿三百里,常闻驷马来。
旌旗朝甬道,箫鼓燕平台。
追昔赋文雅,从容游上才。
竹园秋水净,风苑雪烟开。
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
袁丝徒伏剑,长孺欲成灰。
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
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
在这三百里广阔的地方,常常听到驷马奔腾的声音。
旌旗在朝堂的甬道上招展,箫声和鼓声在燕台上回荡。
我追忆往昔,赋诗文雅,悠然自得地游玩于此。
竹园的秋水清澈见底,风中的雪烟轻轻飘扬。
牛的灾祸即将来临,羊的孙子们也已开始策划。
袁氏的剑只是在暗处伏击,长孺的心愿则即将化为灰烬。
兴亡的感受来自于内心的感触,沦陷的局面令人悲哀。
唯有那故池中的大雁,仍在水面上徘徊,刷动着羽毛。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清冷池怀古》写于李德裕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动荡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曾经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清冷池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纠葛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一个清冷的池塘景象,隐喻了历史的兴衰与人事的无常。开篇的“区囿三百里”展现了广阔的背景,而“驷马来”则暗示着往日的繁华与热闹,与后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昔日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然与从容,体现了他对文化与艺术的热爱。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中开始透露出社会动荡的气息,如“牛祸衅将发,羊孙谋始回”,暗示了政治的危机与阴谋的酝酿。“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一句,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与无奈感。这种感慨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悲哀。最后一句“空留故池雁,刷羽尚徘徊”,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令人感到心中一阵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兴亡无常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文化与生命的敬畏与无奈。
诗中“区囿三百里”中“区囿”指的是什么?
答案:B
“牛祸衅将发”暗示了什么?
答案:B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B
《春望》:杜甫通过国破家亡的感慨,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无奈;而李德裕则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对兴亡的深刻思考。两者都隐含着对历史的情感,但各自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