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圆明上人(圆公,佛顶之最)》

时间: 2025-08-09 12:09:15

诗句

远公说易长松下,龙树双经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09:15

原文展示:

赠圆明上人(圆公,佛顶之最)
唐代 李德裕

远公说易长松下,
龙树双经海藏中。
今日导师闻佛慧,
始知前路化成空。

白话文翻译:

远公在高大的松树下讲解《易经》,
龙树大师的双部经典藏于大海之中。
今天的导师领悟了佛法的智慧,
才明白前方的道路全都化为虚无。

注释:

  • 远公:指高僧,常用于尊称。
  • 说易:讲解《易经》,古代经典之一。
  • 长松:形容松树高大,引申为高耸的境界。
  • 龙树:指龙树菩萨,佛教重要的哲学家和经文编纂者。
  • 双经:指《中论》和《百论》两部经典。
  • 海藏:比喻深邃的智慧知识如同海洋般浩瀚。
  • 导师:指引导并传授佛法的老师。
  • 佛慧:佛教的智慧。
  • 化成空:指一切皆为空,无常的理念。

典故解析:

  • 龙树菩萨:龙树是印度著名的佛教哲学家,其论著对大乘佛教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 《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包含哲学、占卜等内容,强调变化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49年),字贞裕,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感悟,哲理深刻,风格清新,常以佛教思想为背景。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德裕与圆公的交流中,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赠圆明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唐代文化中对佛教思想的推崇与探讨。诗中通过对远公和龙树的提及,传达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开篇以“远公说易长松下”引入,既描绘了高大松树下的静谧场景,又暗示了深邃的哲理与智慧。接着提到“龙树双经海藏中”,将龙树与其经典的深邃比喻为浩瀚的海洋,反映了知识的博大精深。

最后两句则是由对古代智慧的追求转向个人的顿悟,“今日导师闻佛慧,始知前路化成空”,表达了在领悟佛法后对人生无常的理解,前路的迷茫与空虚感也因此而显得更加清晰。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简单而深刻,层层递进,展现了李德裕对佛教哲学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公说易长松下:远公在松树下讲解《易经》,指向古代智慧的传承。
  2. 龙树双经海藏中:龙树菩萨的经典如同深海,象征知识的浩瀚与博大。
  3. 今日导师闻佛慧:今天的导师领悟了佛教的智慧,体现对知识的渴求。
  4. 始知前路化成空:终于明白,前方的道路都是虚无,透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知识比作海洋,突显其深邃与浩瀚。
  • 对仗: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古代哲学与佛教智慧的结合,反映出对人生无常与知识渊博的思考,表达了对导师智慧的敬仰与个人的顿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代表着古代智慧的根基。
  • :象征深邃与无尽,象征知识的博大。
  • 佛慧:象征超越世俗的智慧,反映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远公在何处讲解《易经》?

    • A. 山顶
    • B. 长松下
    • C. 河边
  2. 龙树菩萨的双经藏于何处?

    • A. 湖中
    • B. 海藏中
    • C. 山中
  3. 诗中提到的“前路化成空”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前方的路途明朗
    • B. 对未来的迷惘与虚无
    • C. 未来充满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李白的《赠友人》与李德裕的《赠圆明上人》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智慧的追求,但李白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李德裕则体现了哲理的思考与佛教的智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德裕诗文集》

相关查询

乌赠鹤 任氏行 病中诗十五首。送嵩客 杏为梁-刺居处僭也 村居卧病三首 其一 赠皇甫庶子 江夜舟行 自喜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恶龙不斗地头蛇 败结尾的成语 季度 草字头的字 谨辞 铲土机 喏喏连声 寄情诗酒 悬空寺 目无流视 执迷不返 行字旁的字 不揣冒昧 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包含锚的词语有哪些 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