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1:49
共怜独鹤青霞姿,
瀛洲故山归已迟。
仁者焉能效鸷鹗,
飞舞自合追长离。
梧桐迥齐鳷鹊观,
烟雨屡拂蛟龙旗。
鸿雁冲飙去不尽,
寒声晚下天泉池。
顾我蓬莱静无事,
玉版宝书藏众瑞。
青编尽以汲冢来,
科斗皆从鲁室至。
金门待诏何逍遥,
名儒早问张子侨。
王褒轶材晚始入,
宫女已能传洞箫。
应令柏台长对户,
别来相望独寥寥。
这首诗表达了对孤独高洁的鹤的怜惜,鹤在青霞之中显得格外优雅,而我对故乡的思念已然迟暮。仁者怎能像凶猛的鹰鹗一样,飞舞追逐着失去的情感。梧桐树高耸,仿佛与鳷鹊争辉,烟雨时常拂动着蛟龙的旗帜。鸿雁在狂风中飞去,声声寒鸣回荡在天泉池畔。回首蓬莱,静谧无事,宝书珍藏着众多的瑞气。青编书籍皆是从古冢汲取的,科举文人也都来自鲁国。金门静待君子何其逍遥,名儒早已前来询问张子侨的事。王褒虽才华横溢,却晚些入朝,宫女却早已能演奏洞箫。应当让柏台长久对着窗户,唯愿别后再相望,不再孤寂。
李德裕(787年-849年),字彦甫,号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有哲理思考。
这首诗写于李德裕担任秘书省职务期间,可能因雨天而生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仕途的感慨,表达了他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高洁鹤的描写,引出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以“共怜独鹤青霞姿”开篇,展现了孤独之美,鹤的优雅与孤独相映成趣,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共鸣。接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随后,诗中多次提及小鸟与云雨,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在形式上,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梧桐”、“烟雨”、“鸿雁”,这些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例如仁者与鸷鹗之间的对立,突显了道德的崇高与现实的残酷。
诗的最后,李德裕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孤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提到的“独鹤”象征什么?
李德裕在诗中对故乡的情感表现为?
诗中提到的“鸿雁”主要象征什么?
对比李德裕的《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入朝便入集贤…诗赠之》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德裕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王之涣则更加突出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