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4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48:49
喜迁莺
作者:史达祖 〔宋代〕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踪迹。谩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月光在水面上轻轻荡漾,似乎是水珠滴落。遥望那玉壶般的天空,似乎没有任何尘埃阻隔。翠绿的眼圈着花,冰凉的丝线编织成的绸缎,黄道上的宝光直射而来。我自怜诗酒消瘦,难以接纳这样多的春色。最令人无奈的是,随香而来趁着蜡烛的光,曾经伴随狂客的踪迹,现如今只是徒然的回忆。老了的杜郎,听着东风笛声,忍不住怀念。柳院的灯光稀疏,梅厅的雪还在,谁能细细倾诉这春的碧色。旧情仍未决定,依旧在学习当年的游历。生怕一不小心,误了那位玉人夜里寒冷的帘隙。
作者介绍:史达祖,字君长,号庭梅,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春季,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往日情景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旧情未了的感慨。
《喜迁莺》是一首描写春日美景和内心情感的词作。开篇以“月波疑滴”引入,月光照耀在水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接着,诗人通过“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描绘出一幅清澈明净的天空,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渴望。接下来的“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则进一步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生动展现了春色的迷人。
诗人在感慨春色之美的同时,流露出了一丝忧伤和无奈,特别是“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力感和对往昔的怀念。通过“随香趁烛,曾伴狂客”,诗人回忆起曾经的热闹与美好,然而岁月已逝,留下的只是淡淡的回忆与无尽的思念。
后面部分“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描写了春天的细腻和宁静,诗人渴望能够与某人分享这份美好。最后以“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收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不可知未来的担忧。
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间流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内心挣扎,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往日情感的深切怀念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月波疑滴”中“疑”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翠眼圈花”主要表现了什么?
“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