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11
清明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一百六朝花雨过,柳梢犹尔病春寒。
晋官今日炊烟断,并著新晴看牡丹。
全诗翻译:
在经历了一百六十年的朝代更替之后,春雨仍在飘洒,柳树的枝头依旧受到春寒的侵袭。今天,晋朝的官员们在新晴的天气中,却没有了炊烟的缭绕,唯有在这样的好天气里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六朝”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主要朝代:东吴、东晋、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代表了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提到的“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与美丽。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逢春,号云溪,宋代诗人,擅长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细腻感受。他的作品多描绘春日景象,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清明》是史达祖在春天的清明节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诗中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这首《清明》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一百六朝花雨过”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在说,尽管时光已经过去了如此之久,可是春天的花雨依旧如昔,令人感到一种时间的轮回。
接着,诗人提到“柳梢犹尔病春寒”,通过柳树的状态反映春天的寒冷,寓意着一种无奈与忧伤,似乎在说即使春天已至,寒冷依然让人感到不适。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脆弱与短暂。
最后,诗人描写晋官“炊烟断”的情景,暗示了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尽管新晴的天气让人心情舒畅,但炊烟的消失却让人感到一种失落。诗的尾声“并著新晴看牡丹”,则是从忧伤中走出,转向欣赏春天的美好,牡丹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与富贵,给人以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反思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一百六朝花雨过”中提到的“一百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六个朝代的更替
C. 清朝
D. 五代十国
诗中提到的“柳梢犹尔病春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美好
B. 对寒冷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感慨
“并著新晴看牡丹”中的“牡丹”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冷酷
B. 富贵与希望
C. 生活的苦涩
D. 过往的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个主题下,表达的不同情感与思考。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史达祖的作品及其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