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7:01
馆娃春睡起。为发妆酒暖,脸霞轻腻。冰霜一生里。厌从来冷澹,粉腮重洗。胭脂暗试。便无限芳秾气味。向黄昏竹外寒深,醉里为谁偷倚。娇媚。春风模样,霜月心肠,瘦来肌体。孤香细细。吹梦到,杏花底。被高楼横管,一声惊断,却对南枝洒泪。谩相思桃叶桃根,旧家姊妹。
馆娃刚从春梦中醒来。为了让妆容更加妩媚,喝了点暖酒,她的脸色如霞光般柔和。经历了冰霜的生活,她厌倦了以往的冷淡,于是重重修饰了红润的脸颊。暗中试试胭脂,芳香四溢。到了黄昏,竹外寒意渐浓,她醉酒中不知为谁倚靠。娇媚的形态如春风般温柔,心肠像霜月一样清冷,肌肤愈发消瘦。那淡淡的孤香,轻轻吹来,飘至杏花底下。高楼的管弦声突然打断了她的梦,她却在南枝前流下眼泪。无奈地思念着桃叶桃根,旧日的姐妹情谊。
作者介绍: 史达祖,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柔美而富有诗意。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史达祖在春天时节创作的,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旧日情谊的怀念,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情感及美的追求。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春日的醒悟与感怀,语言华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开篇就以“馆娃春睡起”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春日梦醒的氛围,似乎让读者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柔和。接着,描写女子为了妆容而喝酒,脸色如霞,流露出一种娇媚的气质。这种对女性美的细腻刻画,既体现了古代对女子外貌的重视,也反映了女性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词中多次提及“寒”和“醉”,构成一种对比,表现在寒冷的外界与内心的热烈之间。尤其是“醉里为谁偷倚”一句,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探讨爱的归属和孤独感。随着词句的推进,情感逐渐深化,尤其在“却对南枝洒泪”中,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思念,使整体情感达到了高潮。
逐句解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春日情怀与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往日情谊的怀念,展现了女性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馆娃春睡起”中,“馆娃”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杏花”象征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 两者均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但史达祖的作品更多地展现了对过去情谊的怀念,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对当下情感的描绘。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宋代女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