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5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9:26
梦横塘 再答畏卢
笛梅吹月,钵水容天,鬓丝惭对华烛。
借问年时,几醉倒,花前醽醁。
儿女英雄,为谁欢笑,为谁哀哭。
被零烦碎恼,秘怨神啼,都来占,眉峰蹙。
偏逢历劫天人,恰香花供养,绮梦慵续。
华艳千丛,料不抵,清芳一束。
待收拾,风云材略,并作温存慰寒绿。
日暮空阶,缟衣何处,倚萧萧修竹。
笛声中梅花在月下轻轻吹奏,碗中的水映照着天空,鬓发在华烛前显得有些羞愧。我想询问这年岁,究竟有多少次是在花前酒后醉倒。那些年轻的英雄,究竟是为谁欢笑,又是为谁哭泣。烦恼像细雨般打扰着我,心中的隐秘怨恨如神灵般哀鸣,所有的情绪都在眉头紧锁中显现。偏巧遇上这历劫的天人,此刻正香花供养,而我却懒于续写绮丽的梦境。即使华丽的花丛千般美丽,也比不过那一束清香的花朵。待我整理好这些思绪,愿把风云的材料略去,作为温存以慰寒绿。日暮时分,空荡的台阶上,白衣何处可寻,独自倚靠在萧萧的修竹下。
徐树铮,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感受。他的诗风典雅,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梦横塘 再答畏卢》创作于清代,诗中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世故的感慨。诗的开头,以“笛梅吹月”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紧接着的“钵水容天”则以静态的水面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中提到的“儿女英雄”,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究竟是为谁欢笑、为谁哀哭,体现出诗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哲学思考。同时,诗中反复出现的“清芳一束”与“华艳千丛”的对比,表现出对真情与虚华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替与情感的叠加,展现出一种既清雅又深邃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以对人生的感慨为主线,探讨时间、情感与人生意义。诗人通过自省与对比,表现出对真实情感的珍惜与对虚华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借问年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盼
C. 对金钱的追求
D. 对友情的思念
诗人通过“华艳千丛”与“清芳一束”的对比,想表达什么?
A. 对华丽的向往
B. 对真情的珍惜
C. 对物质的追求
D. 对孤独的逃避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都表现了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徐树铮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慨。两首诗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