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时间: 2025-05-01 01:55:27

诗句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羽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27

原文展示: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羽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白话文翻译:

在这美好的夜晚,天空如同无边的帷幕,林间的月光透过树叶,洒下如筛一般的光影。竹子与月光传递着神韵,月亮的女神似乎是最好的画师。苏东坡的灵魂依旧不灭,神仙鹤驾在他身边追随。虽然羽气尚未清除,但我还是随意挥动笔墨。水墨的色调调和得恰到好处,幻化出蜿蜒的龙形枝条。画作完成后并没有挂在墙上,只是随意地放在地上,供人俯视欣赏。想要靠近却又有些退缩,还担心鞋底沾上泥土。

注释:

  • 良夜:美好的夜晚。
  • 天彻幕:天空清澈如同帷幕。
  • 月如筛:月光如同筛子一样洒下。
  • 解与竹传神:竹子与月光传达出独特的神韵。
  • 月娥:指月亮的女神,古代常以她作为艺术的象征。
  • 东坡:指苏东坡,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
  • 鹤驾:指神仙的鹤,象征高洁。
  • 羽气:指飘逸的气息。
  • 戏笔:随意地书写或绘画。
  • 调和水墨匀:水墨的色彩均匀。
  • 虬龙枝:形状如龙的树枝。
  • 图成不挂壁:画作完成后并未悬挂在墙上。
  • 掷地容俯窥:放在地上供人俯视。
  • 欲进复小却:想要靠近,但又有所犹豫。
  • 鞋底泥:担心鞋底沾上泥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融情于景,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个清朗的夜晚创作的,诗人借助月光与竹影的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苏东坡的追慕之情。诗中交织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西园月夜竹影满堂》以清丽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通过“良夜”“月如筛”“竹传神”等描绘,生动地描绘出一个静谧、优雅的月夜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灵感的涌动,联想到苏东坡的伟大与不朽,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与追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羽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创作状态,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不求完美,只求心灵的畅快。最后两句“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则引发读者的思考,艺术的追求与现实的牵绊之间的矛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增添了作品的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良夜天彻幕 - 描述夜空的清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林间月如筛 - 月光透过树叶,形成美丽的光影。
  3. 解与竹传神 - 竹子与月光相互映衬,传达出神秘的气韵。
  4. 月娥真画师 - 指月亮的女神是最好的画师,暗指自然的美。
  5. 东坡元不死 - 提到苏东坡的伟大,使人感受到他的精神在世。
  6. 鹤驾相追随 - 表示东坡的灵魂被神仙鹤追随,象征着高尚。
  7. 羽气未扫除 - 诗人尚未完全沉浸于创作的灵感中。
  8. 戏笔聊一麾 - 随意挥动笔墨,表现出一种轻松状态。
  9. 调和水墨匀 - 水墨的色彩和谐,展示了艺术的技巧。
  10. 幻出虬龙枝 - 形象地描绘出龙的形状,增加了神秘感。
  11. 图成不挂壁 - 画作完成却不挂在墙上,表现出一种随意。
  12. 掷地容俯窥 - 画放在地上供人欣赏,体现出平易近人。
  13. 欲进复小却 - 想靠近却又有所退缩,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14. 尚虑鞋底泥 - 担心鞋底沾上泥土,反映出对现实的顾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筛子,形象生动。
  • 拟人:月娥被描绘成画师,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掷地容俯窥”,对称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好夜晚的灵感涌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艺术家在创作中面临的内心矛盾与现实的制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夜:美好的夜晚,象征宁静与美丽。
  • 月光:象征灵感与艺术的源泉。
  • 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传递出自然的音韵。
  • 虬龙枝:象征力量与灵动,表现出艺术的生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娥”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风
  2. 诗中“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苏东坡
    • D. 白居易
  3. 诗中的“欲进复小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高兴
    • B. 轻松
    • C. 纠结
    • D. 疲惫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朱翌 vs. 苏轼:两位诗人均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朱翌偏重于幽静的夜景描写,而苏轼则在豪放中融入自然,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朱翌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读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江月(六) 西江月(即席和书院诸友) 西江月·一别清风北牖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劝众减睡 西江月·笑咏 西江月 春江许承晃伉俪絜爱子辰自济南归厦门,中途过沪,留宿蜗居者三夕。倾谈甚契,戏效东坡俳体赋此赠之 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羊字旁的字 走乡随乡 事不关己 嘶哑 酣然入梦 万箭穿心 过羡 屮字旁的字 包含纺的词语有哪些 蕙折兰摧 十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吃吃喝喝 包含蔫的词语有哪些 极工 鹿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