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

时间: 2025-05-01 00:35:44

诗句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

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

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

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5:44

原文展示:

潩水桥边鸭子陂,楼台只在郡城西。烟波乍见心先快,岛屿将寻路欲迷。尽日无风横舴艋,有时经雨饮虹霓。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

白话文翻译:

在潩水桥旁的鸭子塘边,楼台仅在郡城的西侧。烟波浩渺,初见时令人心情愉快,然而岛屿的景象却让人迷失了方向。整天没有风,船只静静地停泊着,有时下过雨后还看见彩虹。为什么在如此近的地方却能让游人的心情各不相同呢?

注释:

  • 潩水:潩水是一条小河,位于西湖的边上。
  • 鸭子陂:指的是鸭子栖息的地方,这里描绘了自然风光。
  • 楼台:指的是建筑物,多为古代的亭台楼阁。
  • 郡城:指的是县城,在古代是行政管理的单位。
  • 烟波:指水面上的烟雾和波纹,形容湖面如烟似雾的美景。
  • 舴艋:古代的一种小船,多用于江河湖泊中。
  • 虹霓:指的是雨后出现的彩虹,虹霓通常象征美好和希望。
  • 咫尺尘埃:形容距离非常近,却仍有尘世的纷扰。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虹霓”一词常常在古诗中用以象征美好的事物与希望,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颢(1032年—1085年),字正叔,号存斋,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和诗人,与弟弟程颐共创程氏理学,深受后世影响。他的诗歌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西湖风景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感悟。

诗歌鉴赏:

程颢的《西湖》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自然景观和游人的心情。开头两句通过对潩水桥和鸭子陂的描写,勾勒出西湖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第三句“烟波乍见心先快”则通过“烟波”这个意象,展现了西湖独特的气氛,令人心情愉悦;然而接下来的“岛屿将寻路欲迷”却揭示了自然之美与游人迷惘之间的矛盾,暗示了人们在美景面前往往会感到迷茫。

整首诗的情感流动自如,结尾以“如何咫尺尘埃地,能使游人意不齐”点明主题,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游人们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环境中,但各自的心境和情感却可能截然不同,这种对比让人深思。诗中蕴含的哲理,不仅仅是对西湖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程颢作为理学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潩水桥边鸭子陂: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场景,显示出西湖的清幽。
  2. 楼台只在郡城西:指示了地理位置,增强了诗的现实感。
  3. 烟波乍见心先快:初见西湖美景,心情愉悦,这里运用了视觉的描写。
  4. 岛屿将寻路欲迷:描述了对美景的向往,但又感到迷惘,表现出人对自然的敬畏。
  5. 尽日无风横舴艋:静止的船只,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宁静。
  6. 有时经雨饮虹霓:雨后彩虹的出现,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事物。
  7. 如何咫尺尘埃地:质疑为何在接近的地方却能感到纷扰。
  8. 能使游人意不齐:指出游人们的不同心境,反映了人性多样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烟波”、“虹霓”等比喻,增强了诗的意象表现。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特征,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西湖的自然景观,反映出人们在美好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潩水:象征宁静与自然,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烟波:代表湖面的神秘与浩瀚,给人一种心境的宽广。
  • 虹霓:象征美好与希望,体现了人生的多样性。
  • 舴艋:象征旅行与探索,代表了人们对美景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程颢
    • C. 李白
    • D. 杜甫
  2. “尽日无风横舴艋”一句中,横舴艋指的是?

    • A. 船停在水面
    • B. 船在航行
    • C. 船被风吹动
    • D. 船在岸边
  3. 诗中提到的“虹霓”象征着什么?

    • A. 暴风雨
    • B. 美好与希望
    • C. 冷酷与孤独
    • D. 历史的沉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程颢的《西湖》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均描绘了西湖的自然美,但程颢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思考,而苏轼则更多表现了自我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程颢与程颐的理学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机宜归襄阳侍下一首 题詹氏佚老堂 次韵邹允达怀仙吟十首 其六 礼星台 咏浮云 偈二十二首 其十八 东园遣兴再赋十绝句 其五 三礼诗三首 其二 皇太子冠礼诗 故公子家 访留昭文於范村山閒不得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高其功 黍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忘象得意 鼓率 提土旁的字 社会主义革命 六经三史 煞费苦心 包含泉的成语 包含抓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甫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纵横天下 决会 熊韬豹略 拊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