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0:20
行香子 匠中书怀与汪宜伯
作者: 龚自珍
跨上征鞍。红豆抛残,有何人来问春寒。
昨宵梦里,犹在长安。
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
红楼隔雾,珠帘卷月,负欢场词笔阑珊。
别来几日,且劝加餐。
恐万言书,千金剑,一身难。
我骑上征程的马鞍,红豆已经抛下了残影,谁来问我春天的寒意?
昨夜的梦中,我仍在长安。
在凤城的西边,垂柳旁,落花之间。
红楼在雾中隐约可见,珠帘卷起明月,承载着欢愉的场景和细腻的词句。
自从分别几天,且劝你多吃点。
害怕那万言书和千金剑,都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龚自珍(1792-1841),字游万,号恕庵,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特别以其豪放、清新而见称。龚自珍的作品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表现出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行香子》写于龚自珍流亡期间,作者因对清朝统治的不满而流亡在外。此时,他内心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词正是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通过对春寒、长安和欢愉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行香子》作为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整首词通过对春寒、长安、凤城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跨上征鞍”一句,便直接引入了作者的征途,象征着他人生的旅程和追求。
红豆的意象不仅与爱情相关,更隐含着对离别的深切思考,作者用“红豆抛残”来表达对亲人、故土的思念,情感深沉。接下来的“昨宵梦里,犹在长安”一语,进一步增强了这种思念之情,长安是他心中永恒的美好象征,尽管现实残酷,但梦中依旧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全词最后以“恐万言书,千金剑,一身难”作结,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与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整体来看,龚自珍在这首词中成功地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歌蕴含着对故土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作者在流亡生涯中的复杂情感。
选择题:诗中“红豆”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中“珠帘卷月”意味着生活的平凡。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