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11
原文展示:
顷寻高士庐,正值浸湖雪。
雪中千万峰,参差县前列。
僧居或隐见,岸树随曲折。
惊凫如避人,远向寒烟灭。
潜希为子男,傥得遂疏拙。
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
方闻落君手,与我曾未别。
景多诗莫穷,归载压车辙。
白话文翻译:
前些日子我寻访高士的居所,正好遇上湖面被雪覆盖。
雪中山峰千千万万,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县前。
隐居的僧侣时隐时现,岸边的树木随着曲折的河道而生长。
惊飞的野鸭仿佛在躲避人群,远去在寒冷的烟雾中消失。
我希望能成为他的儿子,或许能实现我那粗疏的愿望。
如今已过二十年,我的志向仍然毫无进展。
刚听说君子落入了我的手中,与我仍未分离。
美好的景色多得数不胜数,归来时却只能压在车辙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作品常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晚年,是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反思。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韩六玉汝宰钱塘》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高士的隐居生活,描绘出一幅宁静的雪景图,表现出对自由与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雪中千万峰,参差县前列”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诗人在回忆与理想之间徘徊,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志向的受阻。尤其是“潜希为子男,傥得遂疏拙”一句,展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二十年的岁月流逝,诗人依然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内心充满了惆怅。
整首诗虽充满了对高士理想的向往,但又夹杂着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了诗人对高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我志向未能实现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士”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潜希为子男”中“子男”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