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4:33
留题毘陵潘氏宅假山
人心本好静,世事方扰扰。
丘壑未去时,庭中结山小。
长欲见苍翠,何须听猿鸟。
有志同尚平,当期婚嫁了。
人心本来是向往宁静的,但世间的事务却纷扰不休。在丘壑尚未消失之时,庭院中却建起了小山。总是想要看到那苍翠的山林,何必去听那猿啼鸟叫呢?有志同道合的人还是要保持平和,期待未来的婚姻与家庭。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心与世事的纷扰,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求。诗人以“人心本好静”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庭院中假山的景象,似乎在提醒人们,虽然外界喧嚣,但在自然的怀抱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份宁静。最后,诗中提到“有志同尚平”,暗示志同道合的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仍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期待。这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际关系的思考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反映了梅尧臣对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对比(宁静与纷扰)、象征(假山象征自然与安宁)、抒情(表达内心的渴望)等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复杂社会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选择题:
填空题: 诗中“人心本好__”描绘了人们内心的渴望。 答案:静
判断题:
诗中强调了人们对婚姻的期待。 (对/错)
答案: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梅尧臣的《留题毘陵潘氏宅假山》与王维的《鹿柴》,两者皆描绘自然景色,但梅尧臣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社会的纷扰,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一种超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