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5:07
迷神引
作者: 徐树铮
莫笑行云无觅处。梦隔海东苍雾。
秋罗细展,堆鬓春博住。美人魂,英雄胆,向天诉。
冉冉冲涛起,迷涧树。湿翠一程程,送归路。
醉俯嵩高,万里中原暮。看九州烟,如龙虎。
试招飞鹤,碧霄迥,流霞翥。平夕阳收,轻雷动,便为雨。
舒卷不随风,盈大宇。出岫亦閒情,自今古。
别笑那些行云无处可寻,它们的梦隔着东边的苍雾。
秋天的罗绣轻轻展开,春天的韵味堆积在鬓发上。
美人的魂魄,英雄的气概,向天空倾诉。
波涛轻轻起伏,迷雾中的树影摇曳。
湿润的翠绿,一程接一程,送我回家的路。
醉倒在嵩山高处,遥望万里中原的黄昏。
看那九州的烟云,仿佛如龙如虎。
试着呼唤飞鹤,它们在碧空中翱翔,流霞随之飞舞。
平静的夕阳收回光芒,轻雷一动,便变成了雨。
舒展和卷起不随风而动,充盈着广阔的宇宙。
出山之时也是闲适的情怀,自古至今。
作者介绍:
徐树铮,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
《迷神引》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复杂,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索。
《迷神引》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作,徐树铮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行云”、“苍雾”、“秋罗”等,构筑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寄情自然的向往。
诗的开头以“莫笑行云无觅处”引入,既表达了对无所依归的行云的感慨,也暗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行云象征着自由与漂泊,而梦隔海东则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春天的回忆,譬如“湿翠一程程,送归路”,展现了归途的惆怅与美好。
“醉俯嵩高,万里中原暮”则是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嵩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志向,而“万里中原暮”则暗示着一种对历史的回望与感慨。九州的烟云如龙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力量,诗人在此寄托了对国家的期望与祝福。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悟,展现出徐树铮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传递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行云”象征什么?
“醉俯嵩高”中的“嵩”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九州烟”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徐树铮的《迷神引》更加强调个人内心的探索与对理想的追求,而陶渊明则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均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