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7:08
堵田溪渊清洄洄,梅洲问路寒云堆。
连空磴道虯尾滑,竹舆直上无梯阶。
苍官来迎夹道立,相逢无言心眼开。
翠微中断雪涧吼,两耳不办供喧豗。
林间静极成断相,政要万壑号风雷。
山如莲盆绕金地,龙官避席余苍崖。
祖师抱膝坐古塔,大禅海浪翻天来。
腾空狡狯我未暇,拄杖踏湿撞莓苔。
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
当年公案忌错举,神通佛法同坑埋。
混融庵中的意,笑我舌本空崔巍。
兹事且置饱喫饭,稊田米贱如黄埃。
沿着田溪清澈的水流,我问梅洲的路,寒云如堆。
崎岖的石阶滑如龙尾,竹舆直上没有梯子。
迎接我们的苍官在路旁静立,虽无言语,心灵却相通。
翠微之中,雪涧激荡,耳中听不到那喧嚣的声响。
树林中的静谧令人感到孤寂,万壑之间仿佛有风雷的号角。
山峦如莲花般环绕着金色的大地,龙官在苍崖之余避席而坐。
祖师抱膝而坐于古塔,大禅的波浪翻滚如天。
腾空而起的狡黠让我无暇顾及,拄着杖子踏湿了莓苔。
我问龙是否也能借一席之地,解开行囊在西斋听雨入梦。
当年公案不宜错举,神通与佛法同样被埋没。
混融庵中的真意,嘲笑我舌头本空而高耸。
此事暂且放下,先饱餐一顿,稻田中的米粒如黄土般贱。
范成大(1126-1193),字汝为,号梅溪,浙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展现自然风光。
此诗作于游览仰山时,表达了对小释迦塔和孚惠二王遗迹的敬仰,从中感受到自然的神秘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对景的描写,传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范成大的《游仰山谒小释迦塔,访孚惠二王遗迹,赠长老》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哲理思考的诗。整首诗以游山访佛的场景为背景,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与内心的灵性体验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清新而深邃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溪水、寒云、石阶、竹舆等细腻的描写,将仰山的清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苍官来迎夹道立,相逢无言心眼开”一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默契和交流,超越了语言的局限。接下来的“翠微中断雪涧吼,两耳不办供喧豗”,则将自然的声音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喧嚣世界的超脱。
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诗人的内心感受与哲理思考交织。例如,“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清幽的山水之间,流露出一种禅意,反映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游历中不仅体验了大自然的美,也在思考人生的哲理,体现了深厚的禅意。
诗中“苍官”指的是:
A. 神职人员
B. 普通百姓
C. 官员
D. 商人
诗人提到的“问龙亦借一席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名利
B.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世俗的厌倦
诗中“山如莲盆”是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拟人
C. 比喻
D. 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