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58
踏莎行 金盆沐发
作者:张令仪 〔清代〕
玉镜初开,兰汤沃腻。
翠鬟乍解朝来髻。
青丝濯处似临池,
墨痕直蘸波心里。
鸦羽参差,湿云拖地。
临风笑倩檀郎理。
娇柔无力倚阑干,
温泉浴后将无似。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早晨洗头后的情景。她在镜子前梳理头发,兰香的汤水浸润着头发,刚刚解开的发髻如同青丝在水中洗涤,墨色的水波轻轻荡漾。她的乌黑头发披散着,柔软的云雾似乎低垂在地面。她迎风微笑,让人心动,仿佛在等待心上人来为她梳理头发。洗温泉澡后,她显得娇弱无力,倚在栏杆上,宛如无物的娇花。
作者介绍:张令仪,清代女词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丽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生活、情感和自然景色,常表现出一种柔美和婉约的气质。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女性的生活方式有关,清代女性的生活往往围绕着家庭和日常琐事,诗中对洗头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反映了女性内心的柔情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踏莎行 金盆沐发》是一首细腻而优雅的词作,展现了清代女性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情感。开篇“玉镜初开,兰汤沃腻”,描绘了女子早晨梳妆的情景,透出一股清新而雅致的气息。接着“翠鬟乍解朝来髻”,用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女子的柔美和娇羞。洗头的动作不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象征着一种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与呵护。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巧妙地将头发与水波相结合,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又传达了水的柔情。“墨痕直蘸波心里”,不仅是对水波的描绘,更是对情感涟漪的暗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温婉而又深邃的情感。
最后,诗的结尾“娇柔无力倚阑干,温泉浴后将无似”,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柔的倦意,仿佛女子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惆怅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深度,使整首诗在优雅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洗头后的情景,反映出一种温柔、闲适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塑造了女性的形象,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女性美的追求及其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使用了哪种水进行洗头?
“青丝濯处似临池”描绘了什么场景?
诗中提到的“檀郎”指的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令仪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个作品都描绘了女性的生活与情感,但张令仪的作品更侧重于日常细节,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张令仪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