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3:07
双双燕 和梅溪韵
作者: 薛时雨 〔清代〕
星移物换,盼昔游门巷,社前春冷。
空梁泥落何处,倚楼人并。
又是桃开露井。问旧主萍踪未定。
可怜遍地蓬蒿,孤负蹁跹双影。
幽径。沾衣雨润。想子弟风流,洒然清俊。
穿花掠水,容易夕阳烟暝。
把香巢寄稳。莫负了今年风信。
有人海国相思,妆罢画阑自凭。
随着星辰的变迁,我回想起往日游玩的小巷,社前的春天显得冷清。空荡荡的梁上泥土不知落在何处,倚楼而立的人也不见踪影。又是一年桃花盛开,露水映照的井边。我询问旧主的踪迹,却发现他仍未确定。可怜满地的蓬蒿,辜负了我那轻盈的双影。
幽静的小径上,衣服沾湿了雨水。我想起那些风流的子弟,他们洒脱而清俊。穿过花丛,掠过水面,眼看着夕阳的烟雾渐渐弥漫。希望能把香巢安稳寄放,莫要辜负了今年的春风。
有人在海国思念他乡,妆完后倚靠在画阑上独自凭栏。
薛时雨,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变革中,人们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失去的惋惜。
《双双燕 和梅溪韵》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几句以“星移物换”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立刻营造出一种思绪悠远的氛围。诗人在“盼昔游门巷”中回忆起往日游玩的场景,夹杂着春天的冷清,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桃开露井”和“问旧主萍踪未定”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的依恋与对现状的无奈。在“可怜遍地蓬蒿,孤负蹁跹双影”中,诗人用“蓬蒿”象征荒凉与失落,暗示了美好回忆的破碎与现实的冷酷。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沾衣雨润”以及“想子弟风流”的描写,带入了一种年轻人清俊洒脱的气息,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最后,诗人以“有人海国相思”收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形成了一种美好的回环。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寄托着诗人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于人生与时光的独特思考。
星移物换,盼昔游门巷,社前春冷。
空梁泥落何处,倚楼人并。
又是桃开露井。问旧主萍踪未定。
可怜遍地蓬蒿,孤负蹁跹双影。
幽径。沾衣雨润。想子弟风流,洒然清俊。
穿花掠水,容易夕阳烟暝。
把香巢寄稳。莫负了今年风信。
有人海国相思,妆罢画阑自凭。
本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美好记忆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人们在生活变迁中对情感的执着。
诗中提到的“社前春冷”意指什么?
A. 春天温暖
B. 春天寒冷
C. 冬天寒冷
D. 秋天凉爽
“可怜遍地蓬蒿”中,蓬蒿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失落
C. 温暖
D. 喜悦
诗中提到的“香巢”象征着什么?
A. 归宿与安稳
B. 远方的思念
C. 孤独与失落
D. 年轻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