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5:09
双双燕
作者:吴绡 〔清代〕
穿花度柳,觅曾来住处,旧时王谢。
乌衣巷口,多少珠楼鸳瓦。
刬地高高下下,
都变做寻常茅舍。
这回却羡鹪鹩,尚有一枝堪借。
犹喜。卢家富贵,
正兰室香生,莫愁初嫁。
珠帘不卷,相得杏梁香雅。
且贺新成大厦,
春泥软落红芳藉。
看取弄影双双,一搦纤身烟惹。
在花丛和柳树间穿行,寻找曾经居住的地方,昔日的王谢之家。
在乌衣巷口,多少珠楼和鸳瓦。
高低起伏的地面,
都变成了寻常的茅屋。这回我却羡慕那鹪鹩鸟,
它还有一根枝条可以借助。
我依旧高兴,卢家富贵,
正当兰香四溢,不必忧虑初嫁。
珠帘不卷起,杏梁上香气四溢。
让我们庆贺新建的大厦,
春泥轻柔地铺落,红花芬芳。
看那双双的影子摇曳,轻轻一搦,纤细的身影像烟雾般缭绕。
“王谢”二字常用以指代显赫的家族,诗中提到的乌衣巷则暗指过去的辉煌与繁华,而如今则是“寻常茅舍”,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作者介绍
吴绡,清代女诗人,生平情况较少,主要通过其作品展现出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对过去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诗人在生活的变迁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羡慕。
《双双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开篇“穿花度柳”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温柔的氛围,给人以春天的生机。紧接着提到的“旧时王谢”,引导出诗人对昔日辉煌的追忆,形成强烈的对比。乌衣巷口的描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的无奈。
在后面的描写中,“犹喜。卢家富贵”则表现出诗人对富贵生活的欣羡,暗含了对于平淡生活的思考与接受。诗中提到的“春泥软落红芳藉”,既是对春天的描绘,也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暗示着虽然生活有变,但依旧可以在细微之处找到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昔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接受,体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以及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乌衣巷”指的是哪个家族的居所?
A. 王家
B. 李家
C. 赵家
D. 刘家
诗中提到的“鹪鹩”象征着什么?
A. 富贵生活
B. 简单快乐
C. 辛苦劳作
D. 忧伤回忆
“春泥软落红芳藉”中的“红芳”指的是什么?
A. 绿色植物
B. 红色花朵
C. 美好的生活
D. 春天的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双双燕》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对时间流逝、对生活感悟上的异同,吴绡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