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9:14
青玉案 其四 次贺方回韵
——杨无咎
五云楼阁蓬瀛路。
空相望无由去。
弱水渺茫谁可渡。
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
说与荣归锦封句。
句里丁宁天已许。
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这首诗描绘了五云楼阁和蓬瀛路的美景,然而看似美好,却无法亲自前往。弱水茫茫,谁能渡过?徐福的家在何处,荡舟寻访,竟然似曾相识。群仙必定会问我何时归来,我要将自己的荣归和锦封之句告诉他们。句中恳求天意已然允诺,要我强健身心,召回那些庙堂之事,长久如商岩的雨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子真,号无咎,南宋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表现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杨无咎在受贺方回的启发后所作,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流露出对群仙理想的渴望和对美好归属的追寻。
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五云楼阁和蓬瀛路的美丽画面,立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然而,虽然景象美丽,诗人却感到无从到达,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后半部分提到徐福,暗示了对长生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最终却只能寄托于群仙的问候与锦封的愿望,显示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盼。
全诗情感深邃,通过对美好环境的描绘,反衬出诗人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尤其是“要教强健,召还廊庙”一句,体现了诗人希望自我提升与理想追求的愿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摹与深情的寄托,让人感受到一种既向往又无奈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
主题思想
全诗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追求美好归属的心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弱水”象征什么?
A. 理想的实现
B. 理想的遥不可及
C. 现实的无奈
D. 美好的归属
填空题:全诗主要表达了对__的向往与对现实的__。
判断题:徐福在诗中象征着对长生不老药的追求。
A. 对
B. 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背景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