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相思》

时间: 2025-04-30 22:05:02

诗句

记来时,忆归时。

不语凭栏撚柳丝。

无人春昼迟。

寄欢诗,和侬词。

总是相思两字儿。

休教鹦鹉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5:02

原文展示:

记来时,忆归时。不语凭栏撚柳丝。无人春昼迟。寄欢诗,和侬词。总是相思两字儿。休教鹦鹉知。

白话文翻译:

回想起我来的时候,又想起我回去的时候。无话可说,只是在栏杆边轻轻撚动着柳丝。春日的午后没人陪伴,显得格外漫长。我寄托欢愉写下诗篇,与你和谐词句。归根结底,都是“相思”二字。不要让鹦鹉知道我的心事。

注释:

  • 撚柳丝:撚动柳树的柳丝,表现一种无聊的情绪。
  • 春昼迟:春天的午后显得漫长而无聊。
  • 寄欢诗,和侬词:寄托快乐的诗句,与你的词句相和。
  • 相思两字儿:表达了思念之情。
  • 休教鹦鹉知:不希望自己的情感被他人知晓,尤其是鹦鹉这种能说话的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侯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感情和自然景物为题材,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日,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相思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长相思》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孤独的思念和无尽的相思。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记来时,忆归时”引入了时间的回忆,迅速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柳丝的撚动象征着无聊与思念,春日的午后无人相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

“寄欢诗,和侬词”,这句中“欢”与“侬”形成对比,前者代表诗人内心的快乐,后者则是对另一半的思念。诗的最后一句“休教鹦鹉知”则体现了诗人对情感的隐秘与私密,生怕自己的情愫被他人窥探,展现了深厚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相思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离愁别绪,使人感同身受,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记来时,忆归时:回忆起自己来时与归去时的情景。
    2. 不语凭栏撚柳丝:在栏杆旁默默无言,轻轻撚动柳丝。
    3. 无人春昼迟:春天的午后没有人陪伴,显得特别漫长。
    4. 寄欢诗,和侬词:写下快乐的诗句,与对方的词句相和谐。
    5. 总是相思两字儿:归根结底,所表达的都是思念之情。
    6. 休教鹦鹉知:不希望自己的心事被鹦鹉等旁人知晓。
  • 修辞手法

    • 拟人:柳丝被撚动,仿若有情感,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柳丝象征着思念,春日则寓意着生机与孤独的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情感隐秘的渴望,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 柳丝:象征柔情与思念,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之情。
  • 春昼:春天的日子象征着生机,但无人陪伴则显得孤独。
  • 鹦鹉:象征着言语与传递,反映了诗人对隐私的保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寄欢诗,和侬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思念
    B. 忧伤与愤怒
    C. 孤独与平静

  2. “休教鹦鹉知”是指什么? A. 希望有人知道
    B. 不希望自己的情感被他人知晓
    C. 让鹦鹉传达情感

  3. 诗中“无人春昼迟”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A. 兴奋
    B. 孤独与无聊
    C. 快乐与满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相思》 by 王维
  • 《离骚》 by 屈原

诗词对比: 侯晰的《长相思》与王维的《相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侯晰则通过细腻的情感呈现出孤独与相思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侯晰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相关查询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七 采桑子 其六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采桑子 其五 采桑子 其二 采桑子 江行写怀,敬步家大人见忆韵 采桑子 赠获嘉王法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魁垒之士 超然不群 建之底的字 月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实见 包含蛛的词语有哪些 深情厚谊 风字旁的字 民愿 孤拐面 木强敦厚 吏士 顽皮贼骨 专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