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24:32
天地无有边,日月茫无涯。人于其间号最灵,胡乃不学坐自乖。饥食费稷黍,衣被丝与麻。古今一事皆不省,何异木石插齿牙。生者还复然,死者其奈何。万万千千尽如此,令我起坐久叹嗟。
这首诗表达了天地无尽的广阔和日月的渺小无边。人类在这浩瀚宇宙中堪称灵性最强的生物,然而为何不努力学习,反而坐而不作为呢?饥饿时只吃稻谷和黍米,身上穿着丝绸和麻布。古今之事都不去思考,这与木石何异呢?生者如此,死者又该如何呢?如此千千万万的情况,使我长久地叹息不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释妙声,明代诗人,因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创作了多首富有哲理的诗歌,风格朴实而深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明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愈发深入。诗人通过对天地无边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类处境的感悟与反思。
这首《行路难》通过对宇宙的描绘,展现了人类的渺小与无知。诗人以“天地无有边,日月茫无涯”开篇,给人一种浩瀚的感觉,似乎在提醒我们要谦卑。接着,他提出“人于其间号最灵”,强调人类是多么的聪明,却又质疑为何不努力学习,坐而不为。诗中提到的“饥食费稷黍,衣被丝与麻”,表达了人们在物质生活中的困境与对生活的无奈。最后,诗人感叹“生者还复然,死者其奈何”,带有哲理的思考,令人深思。整首诗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对无知的自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天地的描绘与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知识,以免在无知中度过一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天地无有边”,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诗人质疑人们“胡乃不学坐自乖”,是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