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55:35
辽城望月
作者:李世民 〔唐代〕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月亮像玄兔一样初升,清澈的光辉照耀着辽阔的山石。
映照在云上的光辉暂时隐蔽,穿过树木时花朵如同点缀。
月华在桂树上圆满,轮廓却在镜子中显得缺失。
临近城市的影子散去,带着晕影重重围绕。
驻足于此俯瞰九州,停下来看妖异的雾气消散。
作者介绍: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名世民,字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治国理政成就显著,推动了唐朝的繁荣与文化发展。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世民征战之时,表达了他在辽城驻足时的感受,结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国家前景的思考。
《辽城望月》通过描绘明月初升的景象,展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诗中“玄兔月初明”以兔子象征月亮,巧妙地引入了传统文化意象,使得月色更加生动。接着,通过“澄辉照辽碣”描绘月光照耀大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广袤的意境。
在“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中,诗人运用对比,展现月光与云的互动,使得景象更具动态美。此后“魄满桂枝圆”则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桂树是月亮的象征,圆满的月亮也暗示着美好的愿望。
最后几句“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思考,月光下的妖异景象与安定局势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心中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体现出李世民作为一位统治者的远见卓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月光下的辽阔大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祝愿。
诗词测试:
诗中“玄兔”指的是什么?
“驻跸俯九都”中的“九都”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妖氛”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