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3:06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我想剪下象征春天的字样,但春寒使得剪刀变得寒冷。辽阳在何处,别再寄望于那征战的袍子了。
“春寒”象征着春天的延续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春暖花开的期待。而辽阳则可能引申出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暗示出对离别与战争的无奈。
作者介绍:崔道融,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著称,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寒之际,诗人可能身处异乡,感受到春季的寒冷与孤独,表达了对春暖的渴望和对故乡辽阳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季的寒冷与思乡的情感。开头的“欲剪宜春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美好的憧憬,然而“春寒入剪刀”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春天的寒冷打断了诗人的美好愿景,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更显深沉。诗中提到的辽阳,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绘,也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战乱的不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深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通过春寒与春字的对立,突显出诗人的失落与期待。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战争与离别的无奈,情感深刻而真挚。
诗词测试:
春寒入剪刀,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失落 C. 高兴
辽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故乡 C. 春天
诗人对春的态度是? A. 积极 B. 消极 C. 中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崔道融的《春闺二首》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春望》则更加宏观,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思乡情怀。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