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词》

时间: 2025-04-29 22:03:12

诗句

雾撚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3:12

原文展示:

雾撚烟搓一索春,
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
系得东西南北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雾气像烟一样缠绕,年复一年仿佛是新染的。大概应该称它为风流的线条,能够牵引东西南北的人。

注释:

  • 雾撚:雾气缠绕在一起的样子。
  • 烟搓:像烟一样揉搓的状态。
  • 一索春:把春天一同牵引过来。
  • 长似:长得像。
  • 染来:被染上,形容春天的色彩。
  • 风流线:形容春风和柳条的柔美。
  • 系得:能够系住,牵引。
  • 东西南北人:形容各地的人们。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雾”、“烟”、“春”等意象常在古典诗词中出现,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生机。诗人在这里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及对人情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道融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中唐时期,以其清新抒情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跃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雾气与柳条,表达了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杨柳枝词》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诗的开头“雾撚烟搓一索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仿佛春风带着雾气与烟霭,轻柔地缠绕在每一根柳条上,给人一种朦胧而又温暖的感觉。接着“年年长似染来新”则引申出春天的常态,年复一年,春天总是以新的面貌呈现,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最后两句“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则将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诗人建议将这种春天的柳条称作“风流线”,因为它能够牵引着各方的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风流的意象,既指春风的柔和,也暗含了人生的相聚与离别,抒发出诗人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春天的氛围,雾气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柔和的春天景象。
    • 第二句:强调春天的美好是常在的,每一年都是新的开始。
    • 第三句:将春天的柳条比作“风流线”,表达了春天的柔美与灵动。
    • 第四句:柳条能够系住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风流线”,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系得”赋予柳条以情感,表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朦胧和温柔,暗示春天的柔和气息。
  • :表示轻盈和飘渺,体现了春天的灵动。
  • :象征着生机、希望和新生的开始。
  • :代表着柔美、生命与亲近的情感,常与春天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雾撚烟搓一索春”的意思是? A. 雾气缠绕形成春天
    B. 雾气很浓
    C. 春天已经到了
    D. 雾气消散了

  2. 诗中提到的“风流线”指的是什么? A. 柳条
    B. 风
    C. 河流
    D. 人情

  3.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A. 夏天的炎热
    B. 秋天的萧瑟
    C. 春天的生机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在诗中描绘了战乱中的春天,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与崔道融的春天意象形成鲜明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作品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侧重于冬季的冰雪之美,与《杨柳枝词》的春意盎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赏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友人见寄三首 其一 庄居寄友人 和子椿 澄虚堂 和人见寄二首 其二 和人见寄二首 其一 用圣行韵和呈几仲 又次庄居见贻佳什 次韵子椿游雨花台同长老德正 次韵子椿金陵相会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势如水火 疯疯癫癫 六命 衣字旁的字 通国 厄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龙钟潦倒 因式 儒柔 人字头的字 任真自得 里字旁的字 世风不古 白鱼登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