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溪夜》

时间: 2025-05-04 10:03:09

诗句

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3:09

溪夜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原文展示:

积雪消来溪水宽,
满楼明月碎琅玕。
渔人抛得钓筒尽,
却放轻舟下急滩。


白话文翻译:

积雪融化后,溪水变得宽广;
满楼的明月让琅玕的影子碎裂。
渔人把钓筒抛出,捕鱼已无所获;
他却轻松地划着小舟,顺着急流而下。


注释:

  • 积雪:指冬天积下的雪,随着气温回暖而融化。
  • 琅玕:一种美玉,象征珍贵和美丽。
  • 钓筒:渔人用来钓鱼的工具。
  • 轻舟:小船,渔人用来在溪水中捕鱼的交通工具。
  • 急滩:水流湍急的地方,通常指河流的急流段。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琅玕”在唐代常被用来象征美丽与珍贵,代表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字昭道,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常游历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生活的宁静。


诗歌鉴赏:

《溪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悟。开篇以“积雪消来溪水宽”描绘了融雪后溪水丰盈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宽广的感觉。接着“满楼明月碎琅玕”,通过明月的照耀和水面的波光,创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美感,暗示了夜的宁静与美丽。

“渔人抛得钓筒尽”一句体现了渔人捕鱼的无奈与淡然,尽管收获不多,但他仍然选择了“却放轻舟下急滩”,表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淡定与从容,哲理意味深远,令人深思。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融,使得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一种和谐的美感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积雪消来溪水宽:春天来了,雪融化后溪水流量增大,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变化。
  2. 满楼明月碎琅玕:描绘夜晚的明月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琅玕的美好与月色交相辉映。
  3. 渔人抛得钓筒尽:渔人尽力捕鱼,却未能有所收获,表现出一种无奈。
  4. 却放轻舟下急滩:尽管无所获,渔人依然从容地放下心情,轻舟顺流而下,反映出一种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与琅玕相提并论,暗示自然之美。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溪水、明月、渔人等意象交织,呈现出山水诗的典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渔人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洒脱的态度,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雪: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预示着新生。
  • 明月:象征着宁静和美好,常与思乡、寄情相关。
  • 渔人:代表着人们在自然中生活的平凡与无奈。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略带哲理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满楼明月碎琅玕”中“琅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美玉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2. 填空题:诗中渔人虽然____,但依然____

  3. 判断题:这首诗通过描绘渔人捕鱼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对/错)

答案:

  1. B
  2. “抛得钓筒尽”,“放轻舟下急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崔道融与王维的诗歌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常常融入更多的哲理思考,情感更为深沉;而崔道融则更关注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感相对轻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是对崔道融《溪夜》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美丽的古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暮春道中闻蝉 墨梅四首 墨梅四首 鸣筑亭 闽中早春 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闵雨 梦中作得六句觉后足成 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啪嗒 羞口羞脚 头脑酒 甘字旁的字 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压韵 各安本业 借端生事 济贫 日字旁的字 横七竖八 黽字旁的字 森敞 山崩川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