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11
原文展示:
满街锣鼓喧清昼。任狂歌狂走。乔装艳服太妖淫,尽京都游手。插秧种稻,何曾能够,古遗风不守。可怜浪费好时光,负良田千亩。
白话文翻译:
街头上锣鼓声喧闹,白天热闹非凡。任凭人们高歌狂舞,打扮得花里胡哨,尽是在京都里游荡。插秧种稻,哪里还有时间呢?古老的风俗已不再遵守。可怜的是,浪费了这大好时光,耽搁了千亩良田的耕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约1660-约1730),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人们逐渐迷失在热闹的节日庆典和繁华的生活中,忽视了传统的农耕文化和生活的本质。诗人通过描绘热闹的场面,表达对人们对传统价值的忽视和对农村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贺圣朝·秧歌》通过描绘一种喧闹的节日场景,反映了清代社会在过度追求娱乐和享乐的过程中,逐渐遗忘了传统的农耕生活。诗的开头便用“满街锣鼓喧清昼”营造出一种生动热烈的氛围,紧接着“任狂歌狂走”进一步表现出人们在这种氛围中无所顾忌的狂欢。诗人通过“乔装艳服太妖淫”揭示了这一现象的表面繁华其实是肤浅的,掩盖了内心的空虚。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传统的思考,“插秧种稻,何曾能够”将人们的现实和理想进行对比,表达出对农耕生活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结尾的“可怜浪费好时光,负良田千亩”更是直白地抒发了对人们失去耕作机会的惋惜,既是对社会变迁的批判,也是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呼唤。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技巧,使得诗句朗朗上口,同时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时代和个人的反思,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热闹的节日场景,反映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遗忘与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批判,传达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传统的呼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满街锣鼓”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对“古遗风不守”的态度是怎样的?
“可怜浪费好时光”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惋惜?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