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5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55:34
贺圣朝 锁试府学夜坐作
作者: 赵鼎
断霞收尽黄昏雨,
滴梧桐疏树。
帘栊不卷夜沈沈,
锁一庭风露。
天涯人远,
心期梦悄,
苦长宵难度。
知他窗外促织儿,
有许多言语。
黄昏的雨水将断裂的晚霞收尽,梧桐树上雨滴轻轻落下。夜色深沉,窗帘未卷起,庭院里锁住了风和露水。天涯海角,人远在千里之外,心中的期盼和梦境静悄悄地交织,漫漫长夜实在难以熬过。知道窗外的促织虫在鸣叫,似乎有许多话想说。
作者介绍:赵鼎(1088年-1153年),字仲舒,号涪翁,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与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赵鼎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最终因政治斗争被贬,生活困顿,促使他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赵鼎晚年,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际,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夜晚的孤独与思索成为他情感的寄托。
《贺圣朝 锁试府学夜坐作》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念的诗。开头以“断霞收尽黄昏雨”描绘出暮色苍茫的意境,黄昏的雨水带走了最后的光亮,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滴梧桐疏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孤寂,稀疏的树木和雨滴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
“帘栊不卷夜沈沈”一句,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深沉的夜色让人觉得压抑,未卷起的窗帘似乎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封闭与不安。后面的“锁一庭风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刻宁静的珍视,同时又暗示着内心无法逃脱的孤独。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思念与苦闷逐渐显露出来。“天涯人远,心期梦悄,苦长宵难度。”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漫漫长夜让他的思绪难以平静。
最后,诗人提及窗外的促织,似乎是与这寂静夜晚对话的存在,促织的鸣叫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共鸣,里面包含着许多无言的心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情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断霞”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孤独感的描绘?
“天涯人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赵鼎的《贺圣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但前者更倾向于抒发静谧的夜晚情绪,而后者则通过更加鲜明的意象展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思念。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