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圣朝 锁试府学夜坐作》

时间: 2025-04-29 02:55:34

诗句

断霞收尽黄昏雨。

滴梧桐疏树。

帘栊不卷夜沈沈,锁一庭风露。

天涯人远,心期梦悄,苦长宵难度。

知他窗外促织儿,有许多言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55:34

原文展示:

贺圣朝 锁试府学夜坐作
作者: 赵鼎

断霞收尽黄昏雨,
滴梧桐疏树。
帘栊不卷夜沈沈,
锁一庭风露。
天涯人远,
心期梦悄,
苦长宵难度。
知他窗外促织儿,
有许多言语。

白话文翻译:

黄昏的雨水将断裂的晚霞收尽,梧桐树上雨滴轻轻落下。夜色深沉,窗帘未卷起,庭院里锁住了风和露水。天涯海角,人远在千里之外,心中的期盼和梦境静悄悄地交织,漫漫长夜实在难以熬过。知道窗外的促织虫在鸣叫,似乎有许多话想说。

注释:

  • 断霞:指的是黄昏时的云彩,霞光已断,象征着日落之时的孤独与惆怅。
  • 疏树:形容树木稀疏,突显出环境的凄清。
  • 帘栊:指窗帘,未卷起的窗帘让夜色更加沉重。
  • 风露:风和露水,营造出一种夜晚的清幽意境。
  • 促织:即蟋蟀,象征寂寞的夜晚,虫鸣声充满了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鼎(1088年-1153年),字仲舒,号涪翁,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与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赵鼎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波折,最终因政治斗争被贬,生活困顿,促使他在作品中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赵鼎晚年,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际,诗人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夜晚的孤独与思索成为他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贺圣朝 锁试府学夜坐作》是一首充满孤独与思念的诗。开头以“断霞收尽黄昏雨”描绘出暮色苍茫的意境,黄昏的雨水带走了最后的光亮,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滴梧桐疏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孤寂,稀疏的树木和雨滴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独。

“帘栊不卷夜沈沈”一句,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结合。深沉的夜色让人觉得压抑,未卷起的窗帘似乎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封闭与不安。后面的“锁一庭风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刻宁静的珍视,同时又暗示着内心无法逃脱的孤独。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思念与苦闷逐渐显露出来。“天涯人远,心期梦悄,苦长宵难度。”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漫漫长夜让他的思绪难以平静。

最后,诗人提及窗外的促织,似乎是与这寂静夜晚对话的存在,促织的鸣叫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共鸣,里面包含着许多无言的心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情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霞收尽黄昏雨: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雨水袭来,带走了最后的光彩,象征着凋零与消逝。
  2. 滴梧桐疏树:雨水滴落在稀疏的梧桐树上,增添了环境的孤独感。
  3. 帘栊不卷夜沈沈:窗帘未卷起,夜色显得更加沉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压抑。
  4. 锁一庭风露:庭院里被锁住的风和露水,寓意着内心的封闭与无法逃避的孤寂。
  5. 天涯人远: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心灵的距离感。
  6. 心期梦悄:夜深人静时,心中的期盼与梦境变得愈加微妙而难以言说。
  7. 苦长宵难度:漫漫长夜让人难以忍受,暗示着对时间的无奈与苦闷。
  8. 知他窗外促织儿:窗外的蟋蟀鸣叫,似乎在诉说内心的情感。
  9. 有许多言语: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感受,虽无言却充满了情感的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比作沉重的情感,深刻地表达了孤独感。
  • 拟人:促织似乎拥有与诗人对话的能力,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孤独中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美好与短暂,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2. :象征着忧愁与孤独,带来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3. 梧桐:常被视为思念的象征,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4. 促织:虫鸣象征着孤独的陪伴,同时寓意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断霞”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 A. 清晨
    • B. 黄昏
    • C. 正午
    • D. 深夜
  2.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孤独感的描绘?

    • A. 明月
    • B. 促织
    • C. 梧桐
    • D. 雨水
  3. “天涯人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思念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
  2. 柳永的《雨霖铃》
  3.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赵鼎的《贺圣朝》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感慨,但前者更倾向于抒发静谧的夜晚情绪,而后者则通过更加鲜明的意象展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思念。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赵鼎诗文选集》

相关查询

秋风三首 春日杂书八首 其一 木香 微云 雪后赠徐仲车 元忠学士八兄耒离京师远蒙追送许惠服丹法托 赠人三首次韵道卿 宿钱睦甫南斋 仓前村民输麦行 晁二家有海棠去岁花开晁二呼杜卿家小娃歌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母字旁的字 一反其道 愁肠九转 血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铜声响器 矜己任智 气食全牛 悲恸 瑶想 诱哄 辛字旁的字 珍鲜 遇事生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