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时间: 2025-05-02 01:28:53

诗句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

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8:53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作者:李商隐 〔唐代〕

原文展示: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白话文翻译:

在吉兆的日子里,飞翔的凤凰翩翩而至,华丽的羽帐和紫金的床榻令人向往。
在桂花飘香的地方,我们曾同在高第共庆佳节,但如今柿叶翻飞,我却独自哀悼逝去的故人。
乌鹊失去栖身之处,永远游荡不定,鸳鸯又为何要互相依偎呢?
从京华到蜀地,三千里路,我送你到咸阳,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字词注释:

  1. 佳兆:指好的征兆。
  2. 联翩:形容飞舞的样子,形容凤凰的轻盈。
  3. 雕文羽帐:华丽的帐篷,上面雕刻着花纹。
  4. 高第:高官显贵的地方。
  5. 悼亡:悼念亡者。
  6. 乌鹊:乌鸦和喜鹊,象征不定的栖息。
  7. 鸳鸯:比喻情侣。
  8. 京华:指京城,即长安。

典故解析:

  •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着美好、吉祥的事物。
  • 桂花:象征着高洁和美好,常用来表达友谊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3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爱情、离别、时光流逝为主题,风格颇具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商隐赴职梓潼的途中,因与友人分别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的开头以“佳兆联翩遇凤凰”引入,营造出一种吉祥的氛围,象征着新的开始。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的情感逐渐转向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桂花香处同高第”描绘了曾经的美好时光,与友人共庆的情景。然而“柿叶翻时独悼亡”则如同一声叹息,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作者通过“乌鹊失栖长不定”的意象,表现了对不安定生活的无奈,而“鸳鸯何事自相将”则暗示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似乎在反问为何要互相依偎,却又不得不面对离别的现实。

最后,诗人以“京华庸蜀三千里”结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同时也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与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深刻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兆联翩遇凤凰:在吉祥的日子里,凤凰飞舞而来,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2. 雕文羽帐紫金床:描绘华丽的帐篷和床榻,象征着高贵的生活。
  3. 桂花香处同高第:在桂花香气四溢的地方,与友人共庆佳节。
  4. 柿叶翻时独悼亡:柿叶翻飞,表达对已故朋友的哀悼。
  5. 乌鹊失栖长不定:乌鹊无处可栖,象征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6. 鸳鸯何事自相将:鸳鸯为何要互相依偎,反映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7. 京华庸蜀三千里:从京城到蜀地,距离的遥远。
  8. 送到咸阳见夕阳:送别友人至咸阳,映衬着夕阳,象征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凤凰比作吉祥的象征,表现美好的愿望。
  • 拟人:乌鹊失栖,表现无奈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无常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凤凰:象征吉祥与美好。
  2. 桂花:代表美好的回忆与友谊。
  3. 柿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逝去。
  4. 乌鹊:象征漂泊与不安定。
  5. 鸳鸯:象征爱情与亲密关系。
  6. 夕阳:象征离别与人生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兆”指的是什么? A. 不好的预兆
    B. 好的征兆
    C. 中等的状态
    D. 不确定的未来

  2. “桂花香处同高第”这句的意思是: A. 在桂花香气的地方
    B. 在桂花树下
    C. 在香气浓郁的地方
    D. 在高楼上

  3. 诗中“乌鹊失栖”象征什么? A. 稳定的生活
    B. 漂泊不定的生活
    C. 美好的未来
    D. 深厚的友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李商隐的诗更显细腻与感伤,而白居易则更直接地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但语境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杜甫的作品更多反映社会动荡带来的离愁。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李商隐诗集》
  3.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卖花声/浪淘沙·春日同小谱登吴山坐野园梅花下 卖花声/浪淘沙·和小谱 卖花声/浪淘沙·酒深灯灺春人欲离怆成短阕 卖花声 夜读磨剑室词集,集定庵句题之 卖花声 卖花声 哲夫与其夫人张倾城合绘梅聘海棠图见贻,填此为谢 卖花声 怀嘐公海上 卖花声 卖花声 卖花声 卖花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绳愆纠谬 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高标卓识 乚字旁的字 相朝 羽字旁的字 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褰裳躩步 一股劲儿 然糠自照 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凝帖 积重难返 包含四的词语有哪些 软硬不吃 齿弊舌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