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38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战国时期何等纷乱,兵器与战争如浮云般飘荡。
赵国依靠两只猛虎进行争斗,晋国则被六个卿大夫所分割。
奸臣想要夺取权位,结党营私,自相残杀。
果然田成子,最后杀了齐国的君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爱情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对历史的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战国时期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与感慨,表现了对人性和政治斗争的关注。
此诗通过对战国时期混乱局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斗争和人性丑恶的深切反思。开篇“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以感叹的语气引入,立即呈现出战争的混乱与人心的惶恐,构建出一种紧张而动荡的历史氛围。接着通过“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生动地描绘了赵国和晋国的权力争斗,为读者展现了各国之间明争暗斗的局面。
在“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中,诗人提出了政治的阴暗面,揭示了奸臣为了权力而相互勾结、排挤的现象,展现了人性中贪婪、自私的一面。最后一句“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则以历史事件作结,警醒人们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流露出李白对历史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李白对权力、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深刻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兵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友谊
“赵倚两虎斗”中“虎”指代什么?
a) 动物 b) 强大的将领 c) 虎视眈眈的敌人
田成子在诗中代表了怎样的角色?
a) 君主 b) 忠臣 c) 权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