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0:45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
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
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
这位真正的僧人闭门不出,心中包容着深刻的见解。远处的山峦像一幅画卷,层层叠叠地直冲云霄。红色的山崖在眼前显现,清澈的白昼让人怀疑是展开的帷幕。仙境般的蓬壶和浩瀚的海洋映入我的窗前。烟波浩渺,争相喷薄而出,岛屿像是凌乱的棋子。征帆在空中飘荡,瀑布犹如洒落的天河。巍峨的山峰仿佛可以攀登,但我只能徒然叹息。幽深的境界与我内心的冥思相契合,遂与这宁静的境界融为一体。就像在赤城山中漫步,轻松步入沧洲的海边。眼前的景象能够让人愉悦,从此得以消散烦恼。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李白晚年,他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中,表达了对山海景色的向往与沉思。
李白的《茔禅师房观山海图》融合了自然景观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他对山海壮阔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索。诗中以“真僧”开篇,引出一种超脱的情感,隐喻了修行的境界。随后的描写,山峦、崖壁、海洋、瀑布等自然景观,构建了一幅宏伟的画卷,充满了动感与静谧之美。
李白善于运用意象,山、海、云、雾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他通过“征帆”和“瀑水”描绘出一种动与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生的无常。诗的最后几句,李白以“即事能娱人”总结,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内心宁静的哲理,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全诗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与修行的追求,表达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体现了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李白在诗中提到的“真僧”指的是什么?
A. 一位高僧
B. 一个隐居的人
C. 一个游子
答案: B
诗中“丹崖”指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A. 绿山
B. 红色悬崖
C. 雪山
答案: B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B. 对权力的追求
C. 对爱情的向往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