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04:24
游昭木石师李唐,
画牛乃自其所长。
出栏初听一声笛,
意气已无千顷荒。
客居京口老益困,
衣不揜胫须眉苍,
时时弄笔眼力健,
磃角毛骨分毫芒。
我无沙堤金络马,
拂拭此幅喜欲狂。
乞骸幸蒙优诏许,
置身忽在烟林傍。
日落饮牛水满塘,
夜半饭牛天雨霜。
俚医灌药美水草,
老巫诃禁祓不祥。
愿我孙子勤农桑,
愿汝生犊筋脉强。
碓声惊破五更梦,
岁负玉粒输官仓。
游昭木石师李唐,画牛是他最擅长的技艺。出栏时,初听到一声笛声,心情已摆脱了千顷荒凉。身在京口的我年老体衰,衣衫褴褛,须眉已苍。时常拿起笔来,眼力依旧健全,细致入微地描绘牛的毛骨。虽然我没有金络马在沙堤上奔腾,但看到这幅画,我心中喜悦无比。乞求退休,幸得优诏允许,仿佛置身于烟雾缭绕的林间。日落时,牛儿饮水塘满,夜半时分,牛儿啃草,天降雨霜。乡间医生用美水草灌药,老巫师则禁忌一些不祥之事。希望我的孙子勤于农桑,愿你生下的牛犊筋脉强壮。碓声惊醒了五更的梦,年年承担着玉粒的税赋。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常表达忧国忧民之情。陆游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重建,作品常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尽管身处京口,生活艰难,但他通过画牛这一爱好,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游昭牛图》是陆游晚年创作的一首诗,诗中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的开头提到“游昭木石师李唐”,即点明了画牛的主题,李唐以画牛见长,陆游借此引出自己的创作灵感。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他听到笛声时心境的变化,表达了在艺术创作中获得的愉悦与解脱。
诗的中段描写了他在京口的生活状态,衣衫褴褛、须眉苍老,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困境。然而,陆游并没有因生活的艰难而沮丧,反而通过“时常弄笔眼力健”的描写,体现出他对艺术的热情和对生命的坚持。
后半部分的意象丰富,描写了日落时牛儿饮水的宁静场景和夜半喂牛的情景,展现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理想生活。最后,陆游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希望孙子勤于农桑,生下强壮的牛犊,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结合个人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陆游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后代的美好期望,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画牛的李唐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愿我孙子勤农桑”中“勤农桑”指的是什么?
A. 种田与养殖
B. 劳动与学习
C. 读书与写作
D. 旅行与探险
诗中提到的“金络马”是用来象征什么?
A. 财富与地位
B. 友谊与爱情
C. 劳动与辛勤
D. 自由与奔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游昭牛图》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对生活现状的感慨,但陆游更倾向于展现对自然田园的向往,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对家人的思念与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