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0:07
行经华阴
作者:崔颢 〔唐代〕
岧峣太华俯咸京,
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行经华阴,看到岧峣的太华山俯视咸京,远处的三峰削尖在天边,难以成形。武帝的祠庙前,云雾欲散,仙人掌上的雨水刚刚晴去。北方的河山紧靠着险峻的秦关,西边的驿路通向汉代的畤平。借问路旁的名利客,何以不在此处学习长生之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54年,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行经华阴》写于崔颢途经华阴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
《行经华阴》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山水诗,崔颢通过对华阴山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哲学的追求。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太华山的雄伟与壮丽,展现了自然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中提到武帝祠的云雾与仙人掌上的雨,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仿佛在诉说着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问路旁的名利客,反映出对名利的质疑与思考。这一问句不仅引导读者反思名利的价值,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从自然中得到的心灵宁静与人生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学观,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长生之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帝”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汉武帝
B. 唐太宗
C. 孙权
诗中“岧峣”的意思是什么?
A. 平坦
B. 高峻
C. 严寒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崔颢的《行经华阴》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崔颢更加关注名利的哲学思考,而王之涣则强调对壮丽景色的直接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