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54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
万万长条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
九重幽深君不见。
艳彩朝含四宝宫,
香风吹入朝云殿。
汉家宫女春未阑,
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去看来心不忘,
攀折将安镜台上。
双双素手剪不成,
两两红妆笑相向。
建章昨夜起春风,
一花飞落长信宫。
长信丽人见花泣,
忆此珍树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阳时,
朝折暮折登玉墀。
只言岁岁长相对,
不寤今朝遥相思。
你难道没有看到建章宫中金色的明枝,
无数长条垂到地面。
二月和三月的花像霰一样飞舞,
深幽的九重天你又看见了什么?
艳丽的彩色早晨在四宝宫中绽放,
香气伴随着风吹入朝云殿。
汉朝的宫女在春天未尽时,
欣赏着这芳香,朝夕相看。
看去又望来,心中难以忘怀,
想要攀折,又该如何放在镜台上呢?
双双素手却剪不断,
两两红妆相对而笑。
建章昨夜春风轻拂,
一朵花儿飘落在长信宫。
长信的美人见花而泣,
悔恨这珍贵的树何时能再见。
我昔日在昭阳时,
早晨折花,傍晚再折,登上玉阶。
只愿岁岁年年常相对,
如今却不知今朝的遥远思念。
崔颢,唐代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感情表达而受到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事理,尤其擅长咏怀与抒情。
《行路难》产生于崔颢对宫廷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在唐代,宫廷生活奢华而又孤独,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柔情和对失去的惋惜。
这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细腻,展现了崔颢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观察。诗中描绘的“金明枝”和“香风”不仅传达了春天的气息,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通过对比“春未阑”的生机与“忆此珍树”的惋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无奈。尤其是在描写长信丽人看到花落而流泪时,情感达到了高潮,透过简单的花与泪,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忧伤的气氛,让人感同身受,思绪悠远。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宫廷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思念,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金明枝”指的是哪种树?
A. 梅树
B. 桃树
C. 不特指树木
“长信丽人”是指谁?
A. 王后
B. 长信公主
C. 宫女
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思念
C. 对宫廷生活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