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家书后》

时间: 2025-07-26 11:11:52

诗句

一别双亲半载馀,平安只接数行书。

离怀欲向花笺写,写到相思字却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11:52

原文展示:

题家书后
任丽金〔清代〕
一别双亲半载馀,
平安只接数行书。
离怀欲向花笺写,
写到相思字却无。

白话文翻译:

离别双亲已经有半年多了,平安的消息只收到几行书信。虽然心中思念,想要在花笺上写下这一份离愁,但写到最后,发现相思之情的字句竟然无从表达。

注释:

  • 一别:一次离别。
  • 双亲:父母。
  • 半载:半年的时间。
  • 平安:安全、安好。
  • 接数行书:收到几行书信。
  • 离怀:离别的忧愁。
  • 花笺:花纹纸,通常用来书信。
  • 相思:思念之情。
  • 字却无:字句却无法表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任丽金,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代,女性的创作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她的诗作情感细腻,往往表达对家庭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离家期间,表达了对双亲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题家书后》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作,借用淡淡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诗人对双亲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通过“离别”和“半载”的时间概念,迅速引入了离愁的主题。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和思念,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想要通过书信将思念传达,但却发现相思之情难以用语言表达,这种无奈和愁苦让人感同身受。这种情感不仅是对亲情的思念,也是对表达方式的无力感,反映了诗人在情感与表达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使用了简单的意象,如“花笺”与“数行书”,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示出诗人细腻的心思和对亲情的重视。最后一句“写到相思字却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给人一种心酸而又感动的感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别双亲半载馀:离开父母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表明与亲人的分离。
    2. 平安只接数行书:虽然平安无事,但收到的书信寥寥无几,反映出缺乏联系的孤独感。
    3. 离怀欲向花笺写:想要在精美的纸上写下思念之情,表现出对表达情感的渴望。
    4. 写到相思字却无:最终却发现,没有合适的字句来表达心中的相思,展现出情感的复杂和难以言表。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平安”和“相思”的对比,展现出表面平静下的内心波动。
    • 寓意:花笺象征着美好情感,但却无法承载深重的思念,形成强烈的对比。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个人的亲情思念,反映了对家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在离别后的无奈与孤独,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和对情感表达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双亲:代表亲情的象征,强调家庭的重要性。
  • 花笺:象征书信的美好,表达情感的载体。
  • 相思:象征思念之情,反映情感的深度与复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唐婉
      • B. 任丽金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半载”指的是多长时间?
      • A. 半个月
      • B. 半年
      • C. 一年
    3. 诗人想在什么上写下思念之情?
      • A. 书本
      • B. 花笺
      • C. 墨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
    • 《离骚》屈原: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诗词对比

    • 任丽金的《题家书后》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注重家庭关系,后者则突出个体在异乡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任丽金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情感与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冠山次瞻叔兄壁间旧韵 张运判 鲁提干以诗惠分茶碗用韵为谢 次韵监试潼川提刑张兵部有怀家山木犀 乐府君 醉蓬莱·又一番雨过 李德迈挽诗 制置丁少卿生日 送安同知赴阙五首 和张大著颠字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鞫的词语有哪些 枉开头的成语 拽布拖麻 高而不危 违豫 包含床的成语 孳孳不息 邋遢 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 户字头的字 阜字旁的字 惛愦 歺字旁的字 杯盘狼藉 缶字旁的字 飘茵落溷 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勾勾搭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