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时间: 2025-05-01 14:32:03

诗句

丈夫正多念,老大不自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坚卧固不起,芒背实在肩。

布衣与肉食,幸可交口言。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

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

中怀邈有念,惝怳难自论。

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

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

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

禁军几千万,仰此填其咽。

西蕃久不反,老贼非常然。

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2:03

原文展示

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 苏洵 〔宋代〕

丈夫正多念,老大不自安。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坚卧固不起,芒背实在肩。 布衣与肉食,幸可交口言。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 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 中怀邈有念,惝怳难自论。 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 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 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 禁军几千万,仰此填其咽。 西蕃久不反,老贼非常然。 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丈夫心中多有思虑,年岁已高,内心不安。 在家中无法快乐,忽然思念中原。 毅然离开家乡,奔波在路上。 穷山恶水,多有虎狼,行路并非不难。 过去厌倦了奔走,闭门耕田养蚕。 勉强自给自足,这样已经十年。 怀念当今的人们,忙碌无暇。 坚定地躺着不起来,芒刺在背。 布衣与肉食者,幸好可以交流。 默默不语,不可轻易怪罪。 驱车进入京洛,藩镇都是达官贵人。 在长安遇到傅侯,希望能倾诉心声。 贫贱我已老,不再自叹苦命。 富贵不值得爱,浮云飘过天空。 心中有遥远念想,难以言说。 世俗不信任,排斥只能勉强生存。 昨日东入秦地,大麦黄熟满田。 秦民可以不饥,为此君喜不眠。 禁军数千万,仰赖此粮。 西蕃久不反叛,老贼非常狡猾。 士兵吃饱可以作战,我宁愿为之先。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烽火尚未熄灭,何策安定西边。 傅侯君说些什么,明日将东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丈夫:大丈夫,指有志向的人。
  • 老大:年岁已高。
  • 忽忽:忽然。
  •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 劫劫:奔波。
  • 穷山:偏僻的山。
  • 虎狼:比喻危险。
  • 闭门:指隐居。
  • 蚕谷:养蚕和种谷。
  • 缅怀:怀念。
  • 草草:忙碌。
  • 坚卧:坚定地躺着。
  • 芒背:比喻忧虑。
  • 布衣:平民。
  • 肉食:指官员。
  • 交口言:交流。
  • 肺肝:心声。
  • 浮云:比喻富贵无常。
  • 中怀:心中。
  • 惝怳:难以言说。
  • 世俗:社会。
  • 排斥:不被接受。
  • 禁军:皇帝的军队。
  • 西蕃:西方的少数民族。
  • 老贼:狡猾的敌人。
  • 东辕:向东行。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时局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其诗作亦有特色,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洵在途经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傅侯”可能是指傅尧俞,当时任都漕,即负责漕运的官员。苏洵在长安遇到傅尧俞,希望能向他倾诉自己的心声。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苏洵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苏洵以“丈夫”自居,表达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内心仍不安定,对中原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注。他毅然离开家乡,奔波在路上,面对穷山恶水和虎狼,行路艰难,但他并不畏惧。过去他厌倦了奔走,选择闭门耕田养蚕,勉强自给自足,这样已经十年。他怀念当今的人们,忙碌无暇,而他坚定地躺着不起来,芒刺在背,表达了他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在长安遇到傅侯,他希望能倾诉心声,表达了自己贫贱已老,不再自叹苦命,富贵不值得爱,浮云飘过天空。他心中有遥远念想,难以言说,世俗不信任,排斥只能勉强生存。他昨日东入秦地,看到大麦黄熟满田,秦民可以不饥,为此君喜不眠,禁军数千万,仰赖此粮。西蕃久不反叛,老贼非常狡猾,士兵吃饱可以作战,他宁愿为之先。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烽火尚未熄灭,何策安定西边,傅侯君说些什么,明日将东行。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苏洵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丈夫正多念,老大不自安。
    •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对时局的关注。
  2. 居家不能乐,忽忽思中原。
    • 表达了作者对中原的思念和对时局的不满。
  3. 慨然弃乡庐,劫劫道路间。
    • 表达了作者毅然离开家乡,奔波在路上的决心。
  4. 穷山多虎狼,行路非不难。
    • 表达了作者面对困难和危险的勇气。
  5. 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
    • 表达了作者过去厌倦了奔走,选择隐居的生活。
  6. 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
    • 表达了作者勉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7. 缅怀当今人,草草无复闲。
    • 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关注。
  8. 坚卧固不起,芒背实在肩。
    • 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9. 布衣与肉食,幸可交口言。
    • 表达了作者希望能与官员交流的愿望。
  10. 默默不以告,未可遽罪愆。
    • 表达了作者默默不语,不可轻易怪罪的态度。
  11. 驱车入京洛,藩镇皆达官。
    • 表达了作者进入京洛,见到藩镇达官贵人的情景。
  12. 长安逢傅侯,愿得说肺肝。
    • 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向傅侯倾诉心声的愿望。
  13. 贫贱吾老矣,不复苦自叹。
    • 表达了作者贫贱已老,不再自叹苦命的态度。
  14. 富贵不足爱,浮云过长天。
    • 表达了作者对富贵的不屑和对时局的不满。
  15. 中怀邈有念,惝怳难自论。
    • 表达了作者心中有遥远念想,难以言说的情感。
  16. 世俗不见信,排斥仅得存。
    • 表达了作者不被世俗信任,排斥只能勉强生存的无奈。
  17. 昨者东入秦,大麦黄满田。
    • 表达了作者东入秦地,看到大麦黄熟满田的情景。
  18. 秦民可无饥,为君喜不眠。
    • 表达了作者为秦民不饥而喜不眠的情感。
  19. 禁军几千万,仰此填其咽。
    • 表达了作者对禁军数千万,仰赖此粮的关注。
  20. 西蕃久不反,老贼非常然。
    • 表达了作者对西蕃久不反叛,老贼非常狡猾的关注。
  21. 士饱可以战,吾宁为之先。
    • 表达了作者宁愿为士兵吃饱可以作战的决心。
  22. 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
    • 表达了作者对傅侯君在西,天子忧东藩的关注。
  23. 烽火尚未灭,何策安西边。
    • 表达了作者对烽火尚未熄灭,何策安定西边的关注。
  24. 傅侯君谓何,明日将东辕。
    • 表达了作者对傅侯君说些什么,明日将东行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过长天”比喻富贵无常。
  • 拟人:如“芒背实在肩”比喻忧虑。
  • 对仗:如“丈夫正多念,老大不自安”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洵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山:偏僻的山,象征困难和危险。
  • 虎狼:比喻危险。
  • 蚕谷:养蚕和种谷,象征自给自足的生活。
  • 浮云:比喻富贵无常。
  • 大麦黄满田:象征丰收和安定。
  • 禁军:皇帝的军队,象征国家的力量。
  • 西蕃:西方的少数民族,象征边疆的安定。
  • 老贼:狡猾的敌人,象征敌人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洵在诗中提到的“傅侯”可能是指谁?

    • A. 傅尧俞
    • B. 傅说
    • C. 傅奕
    • D. 傅宽
  2. 诗中“浮云过长天”比喻什么?

    • A. 富贵无常
    • B. 时局动荡
    • C. 人生短暂
    • D. 国家兴衰
  3. 苏洵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深切忧虑?

    • A. 个人命运
    • B. 国家时局
    • C. 家庭生活
    • D. 社会风气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苏轼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苏辙的《赤壁赋》:表达了苏辙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洵的《途次长安上都漕傅谏议》: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但苏轼的作品更加豪放,苏洵的作品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洵诗集》
  • 《宋诗选注》
  • 《唐宋八大家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强甫赴惠安六言十首 其十 春旱 蒜溪 杂兴十首 其三 劳农二首 答卓常簿二首 湘中口占四首 水调歌头·落日几呼渡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上推下卸 包含励的词语有哪些 观于海者难为水 龝字旁的字 包含玉的词语有哪些 鬼事 越分妄为 做张做智 下遗 黽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包含瑶的成语 物道 三年不蜚 兵戈抢攘 辛字旁的字 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蓪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