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3:21
虎丘阻雨
石阑浸碧剑池空,
池外秋声万壑风。
人倚僧窗看风雨,
亭亭塔影有无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象:碧绿的剑池在石栏上静静地浸泡着,池水空荡荡的;池外,秋风在万壑之间呼啸,带来了阵阵声响。人们倚在僧人的窗边,静静地观看着风雨的景象,亭亭的塔影在雨中时隐时现。
“虎丘”是苏州的一处名胜,因其形似虎而得名,历史悠久,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诗中提及的“剑池”与“塔影”均是虎丘的景观,具有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意义。
黄庚,字子皓,号清江,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尤其在描绘景物时,常融入自身的情感。
《虎丘阻雨》创作于黄庚游览虎丘时,正值秋雨时节,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展现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哲思。
《虎丘阻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中的虎丘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情感。首先,诗的开头“石阑浸碧剑池空”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石栏边的剑池在雨中显得更加清澈而空寂,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池外秋声万壑风”则通过秋风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山谷回响的壮阔感,形成了宁静与喧闹的对比。第三句“人倚僧窗看风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沉思,身处寺庙的他,似乎在反思生命的意义。最后一句“亭亭塔影有无中”,亭台塔影在雨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存在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情感深邃而悠长。诗中的意象如“剑池”、“塔影”不仅仅是景物,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展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常,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诗人在雨中独自观景,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沉思。
诗中提到的“剑池”象征着什么?
“亭亭塔影”在诗中表现了什么意象?
诗人倚靠在哪里看风雨?
杜甫《秋夕》与黄庚的《虎丘阻雨》均表现了秋天的孤寂与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倾向于对历史的沉思,而黄庚的诗则更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在主题与情境上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