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6:07
原文展示:
寄抚州钟郎中 徐铉 〔唐代〕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白话文翻译:
去年分别后,听说你在建安。边疆正多事,酒宴如何能欢畅。都护留下了空箭头,明君想要舞动盾牌。绕朝时不用,不是因为杀身难。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官至翰林学士。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寄给在建安的钟郎中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而“罇俎若为欢”则反衬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无奈和苦闷。后两句“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则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反映了什么? A. 边疆的和平 B. 边疆的动荡 C. 边疆的繁荣 答案:B
“都护空遗镞”中的“空遗镞”比喻什么? A. 实际效果 B. 没有实际效果 C. 努力 答案:B
“明君欲舞干”中的“舞干”比喻什么? A. 准备战斗 B. 庆祝胜利 C. 和平谈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