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抚州钟郎中》

时间: 2025-04-29 00:06:07

诗句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

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

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

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6:07

原文展示:

寄抚州钟郎中 徐铉 〔唐代〕 去载分襟后,寻闻在建安。封疆正多事,罇俎若为欢。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绕朝时不用,非是杀身难。

白话文翻译:

去年分别后,听说你在建安。边疆正多事,酒宴如何能欢畅。都护留下了空箭头,明君想要舞动盾牌。绕朝时不用,不是因为杀身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去载:去年。
  • 分襟:分别。
  • 建安:地名,今福建省建瓯市。
  • 封疆:边疆。
  • 罇俎:酒器,这里指酒宴。
  • 都护:古代官名,边疆地区的军事长官。
  • 空遗镞:留下空箭头,比喻没有实际效果。
  • 明君:贤明的君主。
  • 舞干:舞动盾牌,比喻准备战斗。
  • 绕朝:指早晨绕城巡视。
  • 杀身难:指牺牲生命。

典故解析:

  • “都护空遗镞”:引用古代战争中士兵留下空箭头的典故,比喻努力但没有实际效果。
  • “明君欲舞干”:引用古代君主准备战斗的典故,比喻君主积极备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991),字鼎臣,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他是南唐的官员,后随李煜降宋,官至翰林学士。徐铉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寄给在建安的钟郎中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直接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而“罇俎若为欢”则反衬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无奈和苦闷。后两句“都护空遗镞,明君欲舞干”则通过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徐铉诗歌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载分襟后”:去年分别后。
  • “寻闻在建安”:听说你在建安。
  • “封疆正多事”:边疆正多事。
  • “罇俎若为欢”:酒宴如何能欢畅。
  • “都护空遗镞”:都护留下了空箭头。
  • “明君欲舞干”:明君想要舞动盾牌。
  • “绕朝时不用”:绕朝时不用。
  • “非是杀身难”:不是因为杀身难。

修辞手法:

  • 比喻:“都护空遗镞”比喻努力但没有实际效果。
  • 典故:“明君欲舞干”引用古代君主准备战斗的典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对边疆多事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封疆:边疆的意象,象征着动荡和不安。
  • 罇俎:酒宴的意象,象征着人们的无奈和苦闷。
  • 都护空遗镞:空箭头的意象,象征着努力但没有实际效果。
  • 明君欲舞干:舞动盾牌的意象,象征着积极备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封疆正多事”一句反映了什么? A. 边疆的和平 B. 边疆的动荡 C. 边疆的繁荣 答案:B

  2. “都护空遗镞”中的“空遗镞”比喻什么? A. 实际效果 B. 没有实际效果 C. 努力 答案:B

  3. “明君欲舞干”中的“舞干”比喻什么? A. 准备战斗 B. 庆祝胜利 C. 和平谈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铉的其他诗作,如《送王四十五归东都》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但徐铉的诗更加婉约细腻,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沉郁顿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铉诗集》: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其诗歌创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徐铉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宝剑化 山行 楚翁别五年丙午四月来山中风雨数日因话旧作 落花 久旱得雨连阴弥旬农者云复宜得数日晴作二龙 里中杜 避暑招真观听琴 淮南夜泊 归来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军令 青白眼 谷变 韭字旁的字 澌灭无闻 包含眈的词语有哪些 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竹开头的成语 衣绦 测报 三分天下有其二 税章 一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终始若一 兵结尾的成语 生杀予夺 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